[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8922.8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0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迎浩;王嶺;樂智;嚴永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L5/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高炳龍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整車 工況 動態 制動 阻滯 力矩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測試系統及方法,其包括驅動設備、軸荷加載設備和測試設備、車輪中心自適應定位結構,車輪中心自適應定位結構包括法蘭盤,法蘭盤上設置有第一穿過孔孔、第二穿過孔,第二穿過孔沿法蘭盤的徑向延伸布置,每個第二穿過孔內滑動設置有法蘭盤定位銷,第二穿過孔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對稱布置第一楔形面,法蘭盤定位銷具有與第一楔形面配合的第二楔形面,設備聯軸器與法蘭盤的第一穿過孔孔配合連接。本發明使得制動阻滯力矩測試狀態和整車行駛工況保持一致,從而保證測試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并且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高速動態工況適應性強、使用便捷、便于維護等技術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系統測試領域,適用于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軍用越野汽車等多種車輛類型,具體指一種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測試方法。
技術背景
隨著我國油耗法規從第四階段逐步過渡至第五階段,油耗法規目標值呈逐年大幅下降趨勢,企業面臨的車型油耗壓力日趨增大。因此企業迫切需要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能,而降低整車行駛阻力是其中一項行之有效的途徑。在組成整車行駛阻力的眾多影響因素中,制動阻滯力矩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在車輛行駛的中低速段。因此有必要開展車輛制動阻滯力矩的測量,從而進一步分析、優化該部分的阻力,以提高整車的燃油經濟性能。
基于整車工況的制動阻滯力矩的產生及所涉及的零部件較多,包括:制動系統中制動盤與卡鉗之間的殘余摩擦力矩、輪轂軸承單元的摩擦力矩、傳動系統中相關軸承摩擦力矩以及齒輪嚙合產生的阻力矩等。并且需要基于整車軸荷加載邊界進行不同車速下的動態數據測量,采用傳統的制動阻滯力矩測試方案及設備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如何精確有效地測量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有的制動阻滯力矩相關專利中,存在電機驅動車輪,并且通過電機和車輪之間的扭矩傳感器讀取阻滯力矩的測試設備,具體結構的可以參見申請號為 200910049078.1、201720037761.3和201810127803.1三篇中國發明專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技術背景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測試系統及方法,使得制動阻滯力矩測試狀態和整車行駛工況保持一致,從而保證測試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并且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高速動態工況適應性強、使用便捷、便于維護等技術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整車工況的動態制動阻滯力矩測試系統,包括用于驅動待測車輪轉動的驅動設備、用于對待測車輪加載的軸荷加載設備和用于監測待測車輪運動阻力矩的測試設備,所述驅動設備包括車輪轉轂臺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設備聯軸器,還包括車輪中心自適應定位結構,所述車輪中心自適應定位結構包括法蘭盤,所述法蘭盤上設置有用于連接設備聯軸器的第一穿過孔,所述法蘭盤上還設置有多個第二穿過孔,所述第二穿過孔沿法蘭盤的徑向延伸布置,每個第二穿過孔內滑動設置有用于連接輪轂單元螺栓的法蘭盤楔形定位銷,所述第二穿過孔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對稱布置第一楔形面,所述法蘭盤楔形定位銷具有與第一楔形面配合的第二楔形面,所述設備聯軸器與所述法蘭盤的第一穿過孔配合連接,所述車輪轉轂臺上的待測車輪與所述第二穿過孔內的法蘭盤楔形定位銷配合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穿過孔以所述法蘭盤的中心為基準旋轉對稱。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每個法蘭盤楔形定位銷的中部設置有貫穿的第三穿過孔,每個法蘭盤楔形定位銷包括同軸布置的限位頭部和導滑塊部,所述導滑塊部上對稱設置有第二楔形面。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法蘭盤上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設備聯軸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狀與所述連接設備聯軸器的形狀相對應。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穿過孔包括四個,第一穿過孔具有與第一虛擬四邊形的頂點重合的中心;所述第一虛擬四邊形的對角線彼此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89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繳費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熱處理工藝的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