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梅蜜餞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8361.1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01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項方獻;崔書成;彭麗;楊立啟;張建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華味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A23G3/42;A23G3/44;A23G3/38;A23G3/36;A23L3/3508;A23L3/35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奧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楊嘉芳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梅 蜜餞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青梅蜜餞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選擇成熟度在7?8成、大小均勻的青梅鮮果,清水洗凈后備用;(2)將酪蛋白酸鈉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抑菌劑,充分攪拌,使混合液中酪蛋白酸鈉和抑菌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分別為0.5?1%和0.01?0.02%,然后對混合液進行剪切、超聲處理得到乳液;(3)將步驟(2)得到的乳液與步驟(1)處理后的青梅鮮果混合,進行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處理完畢后繼續浸漬10?20min;(4)將浸漬后的青梅果胚撈出置于糖漬液中充分浸漬;(5)將浸漬后的青梅果胚撈出,瀝去多余浸漬液,干燥至果胚表面不黏手,即制得青梅蜜餞。本發明解決青梅蜜餞原果澀味重以及蜜餞保藏性能差的難題。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青梅蜜餞的加工方法。
(二)技術背景
青梅蜜餞是利用糖或蜂蜜將青梅腌漬后加工而成的產品,酸甜爽脆,能生津止渴,開胃解郁,刺激食欲,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不斷增強,而青梅蜜餞作為當前較為流行的休閑食品,其社會需求正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蜜餞制品主要的工藝流程中腌漬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為了促進腌漬效果,通常利用蔗糖反復糖煮或浸漬,這是蜜餞產品生產整體周期長、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且長時間的糖煮或浸泡會使得青梅表皮顏色褐變,出現軟爛、煮熟味,營養價值下降、組織結構嚴重破壞、感官評價也會降低,長時間的滲糖過程還極易產生微生物滋生以及異物摻入的問題;傳統蜜餞腌漬用蔗糖溶液,蔗糖分子量大,不利于糖液在青梅組織中的擴散,并且也不適合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食用。因此,一款低糖青梅蜜餞更適應群眾需求。低糖蜜餞原果味重,但是對于蜜餞類產品來說,所選原料一般為7成熟,這就導致了果實內可溶性單寧未得到完全轉化,低糖蜜餞無法像通常的高糖產品以甜味掩蓋苦澀的味感,此類青梅產品有強烈的收斂感,影響產品的廣泛應用,現有脫澀方法有溫水脫澀、鮮果脫澀、刺傷脫澀、植物葉脫澀、酒精脫澀乙烯利脫澀等,這些脫澀方法,操作費時費工、而且不宜長時間儲存更不易進行深加工。除澀味的問題之外,保藏性差是低糖蜜餞的另一缺點,傳統抑菌方法為直接添加抑菌劑,抑菌時間短,無法長時間消除微生物的危害。
因此,開發一種低糖、無澀味、保藏性能好的青梅蜜餞產品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對甜食的偏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專利CN104431254A公開了一種青梅蜜餞的生產方法,該方法以白糖鋪蓋青梅,制得青梅蜜餞,但該方法糖漬時選用白糖作為甜味劑,滲透緩慢,耗時,所制青梅蜜餞含糖量太大,不符合如今低糖、營養、健康飲食趨勢;專利CN1376407A公開了一種澀柿子高溫脫澀的方法,該方法將用火力、微波等在不加水的條件下高溫加熱澀柿子使其脫澀,但該方法雖能夠達到脫澀目的但能耗高、對果蔬組織損傷大。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青梅蜜餞的加工方法,解決青梅蜜餞原果澀味重以及蜜餞保藏性能差的難題。
下面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具體說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青梅蜜餞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成熟度在7-8成、大小均勻的青梅鮮果,去除軟癟、有明顯的機械損傷和病害的劣果,清水洗凈后備用;
(2)將酪蛋白酸鈉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抑菌劑,充分攪拌,使混合液中酪蛋白酸鈉和抑菌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分別為0.5-1%和0.01-0.02%,然后對混合液進行剪切、超聲處理得到乳液;
(3)將步驟(2)得到的乳液與步驟(1)處理后的青梅鮮果混合,進行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處理溫度為25-35℃,電場強度為20-40kV/cm,脈沖寬度為2-4μs,脈沖頻率為200-400Hz,處理時間為200-400個脈沖數;處理完畢后繼續浸漬10-20min;
(4)將經步驟(3)處理后的青梅果胚撈出置于糖漬液中充分浸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華味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華味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83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