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氘代二硝酰胺銨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5760.2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0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吉平;方祝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C1/00 | 分類號: | C01C1/00;C06B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陽理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鄔曉楠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氘代二硝酰胺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全氘代二硝酰胺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磷酸酐置于-40~-35℃的高精度低溫循環浴中,通過恒壓滴液漏斗向磷酸酐中滴加濃度為95%~98%氘代硝酸,滴加速率為5~15mL/min,其中氘代硝酸與磷酸酐的質量比為(1.5~3):1,滴加完畢后以150~300rpm速率開啟攪拌,待磷酸酐完全溶解后向上述溶液中分批緩慢加入物質A,維持混合液溫度不高于-30℃,其中物質A與氘代硝酸的摩爾比為1:(8~16);待物質A完全溶解后,密封反應裝置,將溶液溫度升至-15~-5℃,保溫攪拌0.5~1小時后得到溶液B;步驟一中物質A為氘代氨基磺酸鋰、氘代氨基磺酸鈉、氘代氨基磺酸鋅或氘代氨基磺酸銅;
步驟二、將裝有氘代N-羥基乙脒的三口耐壓裝置置于5~15℃的高精度中溫循環浴中,緩慢向其中加入去離子水,其中氘代N-羥基乙脒與物質A的摩爾比為(1.3~2.6):1,氘代N-羥基乙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10~15),隨后將溶液B緩慢加入到三口耐壓裝置中,加入完畢后,密封反應裝置,以300~500rpm速率開啟攪拌,將混合液溫度升至70~80℃,保溫攪拌15~30分鐘后,降溫至10~15℃,控制降溫速率為1~10℃/min,隨后進行抽濾,抽濾過程中使用5~10℃的去離子水對濾紙上濾余物進行洗滌,直至濾液pH值呈中性為止,隨后將濾余物在35~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12小時,得到物質C;
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物質C全部轉移至耐壓裝置中,將該耐壓裝置置于5~10℃的高精度中溫循環浴中,緩慢向其中加入去離子水,其中去離子水與物質C的質量比為(3.2~4.5):1,以150~300rpm速率攪拌,待物質C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以20~40mL/min的速率通入氘代氨氣,溢出的氘代氨氣經收集后使用循環泵通入到溶液中,當溶液的pH值達到10~11時停止通氣,密封反應裝置,將溶液升溫至30~45℃,持續攪拌1~2小時后得到溶液D;
步驟四、使用氯仿對溶液D進行萃取,每一次氯仿的使用量為步驟三中去離子水質量的二分之一,萃取3~4次,將萃取得到的有機相合并,用溫度不高于10℃的飽和氯化鈉去離子水溶液對該有機相進行洗滌,每次洗滌后靜置分層,取下層有機相進行再次洗滌,重復2~3次,其中每一次飽和氯化鈉去離子水溶液的質量與萃取時每一次氯仿的質量相當,洗滌完畢后取下層有機相,向其中加入無水硫酸鈉,所述無水硫酸鈉與物質C的質量比(5~10):1,隨后靜置1~2小時,抽濾,將濾液在20~40℃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濃縮2~4小時后得到全氘代二硝酰胺銨晶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576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氣味快速脫模聚氨酯半硬質泡沫
- 下一篇:一種模塊化的分流器拼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