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表面接枝姜黃素改性可降解聚氨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4308.4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58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鄒超;侯昭升;景臣;祝敬妥;鐘文;滕金偉;徐鈞;劉輝;王賽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師范大學;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訓練總隊 |
| 主分類號: | C08J7/12 | 分類號: | C08J7/12;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曉鵬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表面 接枝 姜黃 改性 降解 聚氨酯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接枝姜黃素改性可降解聚氨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由聚氨酯和與聚氨酯接枝的改性姜黃素組成,聚氨酯與改性姜黃素通過?CONH?化學鍵連接,所述聚氨酯材料為分子式中具有氨基甲酸酯結構的聚氨酯材料;改性姜黃素的化學結構式如式Ⅱ所示:其中R為C3~C4的直鏈或支鏈烷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表面接枝姜黃素改性可降解聚氨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公開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經成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聚氨酯是一種主鏈上含有氨基甲酸酯(-NHCOO-)重復單元的高分子材料,簡稱PU。由于PU大分子中各鏈段的熱力學和極性等性質差異較大,會引起PU聚集態結構的微相分離,而使其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機械性能、耐低溫、耐溶劑等優點。目前,聚氨酯被廣泛應用于生產泡沫、合成革、膠黏劑、涂料等,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已在生物醫學領域得到應用。
但是,在醫用材料領域,單一材料的性能已難以滿足現有需求,限制了其在醫療領域的更廣闊的應用,具有多功能性的醫用復合材料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專利CN107537069A公開了一種聚乙二醇表面改性的納米銀聚氨酯醫用材料,該專利通過預活化處理,在聚氨酯表面產生反應活性點,然后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提高了聚氨酯作為醫用材料的親水性、生物相容性,在體系中引入了第二修飾層納米銀,提高了聚氨酯作為醫用材料的抗菌性能。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納米銀對生物體健康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從一些體外試驗我們可以看到納米銀可能具有的潛在危害。張幫勇在《納米銀誘導氧化應激及其毒性機制硏究》論文,通過在細胞和分子水平初步探究了納米銀對A549和HepG2細胞毒作用機制及其差異原因,認為納米銀對A549和HepG2細胞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性。
專利CN109575233A公開了一種超支化聚酯改性聚氨酯醫用介入導管及其制備方法,該專利利用了超支化聚酯具有大量端基的特點,結合導管與涂層的化學鍵接枝,可獲得具有優異潤滑性和耐磨性的聚氨酯醫用介入導管,該方法制備的導管僅在物理性質上得到改善,可適合應用于血管內介入診療領域,但附加性能相對單一。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表面接枝姜黃素改性可降解聚氨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一種表面接枝姜黃素改性可降解聚氨酯復合材料,由表面接枝-NCO基團的聚氨酯材料與姜黃素或改性姜黃素組成,表面接枝-NCO基團(異氰酸根基團)的聚氨酯材料與改性姜黃素通過-CONH-化學鍵連接,所述聚氨酯材料為分子式中具有氨基甲酸酯結構的聚氨酯材料;
改性姜黃素的化學結構式如式Ⅱ所示:
其中R為C3~C4的直鏈或支鏈烷基。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的化學結構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n=3~13,p=12~192,數均分子量為40000~220000g/mol。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聚氨酯材料為分子式中具有氨基甲酸酯結構的聚氨酯膜、聚氨酯泡沫、聚氨酯紡絲、聚氨酯海綿等材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師范大學;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訓練總隊,未經山東師范大學;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訓練總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43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