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保多功能高效專用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2270.7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5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東陽;劉建;肖瀟;梁素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暢龍車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7/10 | 分類號: | E03F7/10;B01D33/067;C02F11/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 多功能 高效 專用車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環保多功能高效專用車,包括車體、車板、車板上方設置有機架、機架設置有末端可伸縮的抽吸裝置,車板上設置有與抽吸裝置連通的用于預處理的收集箱;外筒和內筒自出水口向出料口傾斜向上設置;內筒的周面上鏤空有若干過濾孔,內筒的內周面設置有沿內筒的軸線方向螺紋延伸的送料板,內筒的轉向與送料板的螺向相同;還包括與收集箱連通并延伸進內筒內的進料管。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淤泥中的水分在自重作用下導流至出水口流出,淤泥中的固體在送料板的作用下向出料口方向運動并從出料口移出,實現固液分離。出料口處的淤泥中的固體和出水口處的淤泥中的水分可以分別通過不同容器承接并做進一步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清淤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環保多功能高效專用車。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地下排水管是防止城市內澇、排水的重要系統,隨著排水管的使用年限增長,排水管內會淤積一定的淤泥,降低了排水效率,需要對排水管進行清淤作業,以保持排水通暢。
現有的清淤工作一般通過清淤設備進行,如申請號為CN201820290248.X的中國專利所公開的一種管道清淤設備,包括用于伸入排水管中抽吸淤泥的清淤管,清淤管抽吸淤泥后收集于設備上預裝的收集箱中暫時存儲或進行預處理。常規的預處理操作包括向收集箱中投放絮凝劑,對抽吸進收集箱中的淤泥進行沉降處理再排出。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現有的此類清淤設備往往功能單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不便,此類清淤設備收集完淤泥后無法對淤泥做進一步的處理,即使投放絮凝劑后對淤泥實現沉降,但淤泥中的含水量較高,從收集箱中排出后也無法直接進行凈化處理,如何降低淤泥的濕度,還存在改進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多功能高效專用車,具有將淤泥中的固體和和液體進行分離的效果,使淤泥固體的含水量較低,便于后續凈化處理。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環保多功能高效專用車,包括車體、車板、所述車板上方設置有機架、所述機架設置有末端可伸縮的抽吸裝置,所述車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抽吸裝置連通的用于預處理的收集箱;所述車板上方設置有空設置且兩端貫通的外筒,所述外筒內設置有中空設置且兩端貫通的內筒,所述外筒內設置有驅動所述內筒繞軸線自轉的驅動裝置;所述外筒一端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內筒遠離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外筒和內筒自出水口向出料口傾斜向上設置;所述內筒的周面上鏤空有若干過濾孔,所述內筒的內周面設置有沿內筒的軸線方向螺紋延伸的送料板,所述內筒的轉向與所述送料板的螺向相同;還包括與所述收集箱連通并延伸進所述內筒內的進料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車體的設置用于承載各種設備并且便于快速到達需要施工的地方,抽吸裝置用于將排水管中的淤泥抽取至收集箱中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方式包括投放絮凝劑進行沉降等。進料管用于泵送從下水管中抽取上來的淤泥,將進料管端部延伸至內筒內,從而將抽取的下水管內淤泥通過進料管輸送至內筒內,淤泥的水分穿過內筒上的過濾孔流入外筒與內筒之間的間隙,而淤泥中的固體被送料板承接,并因為內筒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自轉,使得螺旋形的送料板將濾干后的淤泥固體向出料口方向推送。其中因為外筒和內筒均自出水口向出料口傾斜向上設置,所以淤泥中的水分在自重作用下導流至出水口流出,淤泥中的固體在送料板的作用下向出料口方向運動并從出料口移出,實現固液分離。出料口處的淤泥中的固體和出水口處的淤泥中的水分可以分別通過不同容器承接并做進一步處理。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收集箱包括兩組,所述收集箱均開設有投料口、進水口和出漿口;兩組所述收集箱的進水口共同安裝并連通有第一三通電磁閥,兩組所述收集箱的出漿口共同安裝并連通有第二三通電磁閥;所述收集箱內設置有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電磁閥和第二三通電磁閥改變導通通道的控制系統;所述收集箱內設置有用于清洗所述收集箱內側壁的清洗系統,所述第一三通電磁閥的入口與所述抽吸裝置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暢龍車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暢龍車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22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