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 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1295.5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2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梁云;曹晟;王身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瞿瀚鵬 |
| 主分類號: | A23L31/00 | 分類號: | A23L31/00;A23L33/155;A23L5/30;C12N13/00;C12N1/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長沙市岳***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蘑菇 維生素 base sub | ||
本發明涉及營養食品領域,公開了一種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備食用蘑菇粉的方法。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有麥角固醇的蘑菇的細胞膜暴露在紫外線中,對所述蘑菇進行紫外線照射處理。制備食用蘑菇粉的方法包括:將含有麥角固醇的蘑菇經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處理后,再經干燥得到所述食用蘑菇粉。本發明中將蘑菇的細胞膜完全暴露在紫外光的照射之下能夠,提高紫外光照射的強度與效率,從而提高蘑菇中麥角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2的轉化率,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的含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營養食品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備食用蘑菇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將蘑菇中麥角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2,得到富含維生素D2的蘑菇粉、或者利用植物油萃取蘑菇粉中維生素D2得到蘑菇維生素D2油,已經成為植物來源維生素D2的主流工藝,日漸廣泛應用于凝膠糖果、軟膠囊、壓片糖果、固體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等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中。
利用紫外光促使麥角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2的工藝,已經開始見諸相關專利文獻中,其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將采收的新鮮蘑菇除雜清洗、切片、紫外光照射處理、干燥、磨粉而得到富含維生素D2的蘑菇粉,進而可以再利用植物油萃取蘑菇粉中維生素D2得到蘑菇維生素D2油脂。該工藝過程中麥角固醇的轉化率普遍較低,得到的蘑菇粉中維生素D2的含量不高,導致維生素D2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蘑菇中麥角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2時轉化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備食用蘑菇粉的方法。
發明人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之后發現了現有技術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麥角固醇是蘑菇細胞的細胞膜的主要組成成分,被細胞壁所包裹,在用紫外光照射促使其轉化為維生素D2的過程中,其轉化率的高低與照射時蘑菇子實體的形態結構、水分含量高低、溫度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紫外光的穿透力不強,僅僅30-80μm,即相當于6-13個細胞層,雖然現有技術中采取切片處理的措施,但紫外光與細胞膜接觸的面積依然有限,導致麥角固醇的轉化率低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2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有麥角固醇的蘑菇的細胞膜暴露在紫外線中,對所述蘑菇進行紫外線照射處理。
優選地,所述將含有麥角固醇的蘑菇的細胞膜暴露在紫外線中的過程包括:
(1)將所述含有麥角固醇的蘑菇經粉碎、破壁得到粉末物料;
(2)將步驟(1)得到的粉末物料以流化懸浮的狀態置于紫外線環繞的環境中。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蘑菇為新鮮蘑菇,所述粉末物料的粒徑為30-400μm,優選為30-200μm。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破壁過程包括將經所述粉碎后的蘑菇進行機械破壁或者酶解破壁。
優選地,所述酶解破壁采用的酶選自纖維素酶、果膠酶、蛋白酶和幾丁質酶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蛋白酶選自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風味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果膠酶選自果膠水解酶、果膠裂解酶、果膠酯酶和原果膠酶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步驟(1)還包括:將所述粉末物料經板框壓濾或者離心使得所述粉末物料中的水分含量為35-85%,優選為35-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瞿瀚鵬,未經瞿瀚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12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固態鐵空電池
- 下一篇:一種化工反應釜的混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