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氯唑沙宗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6974.3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16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乃華;鮑廣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63/58 | 分類號: | C07D263/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氯唑沙宗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氯唑沙宗的制備方法,以2(3H)?苯并[d]噁唑酮?5?羧酸為起始物料與CuCl2在堿性及Ag鹽條件下脫羧氯代制備,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易產生聚合雜質,難于精制除去,影響產品的純度的問題。本發明所得產品收率及純度均較高,更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氯唑沙宗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氯唑沙宗(氯羥苯氮唑,Chlorzoxazon),化學名為5-氯-2(3H)-苯并噁唑酮,是一種口服強效肌肉松弛藥,由美國McNeil藥廠研制,并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上市。氯唑沙宗在美國、日本已批量生產,并分別收載于美國藥典24版、日本藥局13版。該產品是美國近年來100中常用藥物之一,在我國被列于《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國家非處方藥品目錄》之中。本品為一中樞性肌肉松弛劑,主要作用于脊髓和大腦皮層下中樞,抑制與產生肌痙攣有關的多突觸神經反射弧,通過緩解肌痙攣而達到消除疼痛和增加病變肌肉活動能力的效果。臨床用于治療腰背痛、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軟組織(肌肉、韌帶、筋膜)的扭傷和挫傷,亦可用于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痙攣、強直病及慢性筋膜炎等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8.59%,療效優于布洛芬,是麥芬生的4倍。此外,它對兒童大腦功能失調也有一定療效。其化學結構式為:
目前報道的關于氯唑沙宗的制備方法較多,如王紹寅等在肌肉松弛藥氯唑沙宗的合成工藝研究[J].《醫藥工業》,1987,18(2):49-50、焦建宇等在《肌肉松弛藥氯唑沙宗的合成》[J]《醫藥工業》,1988,19(9):417-418、王友海在《肌肉松弛藥氯唑沙宗的合成》[J]《現代應用藥學》,1991,8(2):21-22、何浩明等在《氯唑沙宗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1992,23(11):489、韓寶來等在《氯唑沙宗的合成》[J]《開封醫專學報》,2000,19(3):53-61、張記市等在《氯唑沙宗合成新工藝研究》[J]《遼寧化工》,2004,33(1):21-33、張曉艷在《氯唑沙宗的合成新工藝改進》[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6,(1):25-26、李永曙等在《雙光氣合成中樞松弛劑氯唑沙宗》[J]《高效化學工程學報》,2006,20(2):254-257、馮磊等《苯并噁唑酮類衍生物的合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1,33(5):12-14、CN1560040A、CN106167471A、US2017022172A1等文獻及專利均有公開報道。
上述文獻公開的工藝最后均匯聚成以下幾種物料,合成目標產品:
第一種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且需要在貴金屬做催化劑條件下,與一氧化碳在高壓下制備氯唑沙宗,該法成本偏高,且工藝操作難度較大。第二種方法則采用Hofmann重排反應進行制備,雖然反應條件溫和,但5-氯水楊酰胺不易得到,僅限于實驗室水平研究,工業化生產困難。第三種方法采用尿素進行環合制備氯唑沙宗,更符合工業化放大生產,也是目前國內外制備生產的主要方法,只是在環合工序采用的溶劑和催化劑不同而已。第四種方法則是通過更換其他環合試劑來制備氯唑沙宗,如光氣,N,N'-羰基二咪唑,雙光氣,四溴化碳,N,N'-二琥珀酰亞胺基碳酸酯,氯甲酸乙酯等均可用與作為唑唑烷酮的環化試劑。
上述工藝均采用取代氯代苯酚來制備氯唑沙宗,其中方法三中以尿素為環化試劑的制備工藝中,開始是在強酸環境下進行環合,但反應后期由于尿素降解會產生大量氨氣,使得整個反應體系呈中性至弱堿性,該體系下氨基的親核性較酸性環境下顯著增強,并且反應是在高溫下進行,因此在合成過程中會產生少量聚合物(粗品與粗品,粗品與起始物料,起始物料與粗品,起始物料與起始物料),難于精制除去,影響產品的純度。
鑒于目前制備氯唑沙宗的工藝中存在上述不足。因此,研究尋找一條反應條件溫和,操作過程簡便,產品收率高、純度高的適合工業化生產氯唑沙宗的工藝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69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輔助駕駛方法、裝置、車載系統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環保企業主體信用評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