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以及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4910.X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63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梅;張嘯;榮昆;許桃;胡雪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35/20 | 分類號: | E21C35/20;B02C4/08;B02C4/30;B02C4/42;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2C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井下 采煤 遺落 拾取 粉碎 裝置 以及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以及控制系統,包括機殼、行走履帶、機械拾取臂、機械抓、煤塊粉碎模塊、煤粉收集模塊。機械拾取臂包括底座、轉接架、支撐臂、機械直臂、機械轉臂、轉動桿;機械抓包括圓盤、氣缸、十字型塊、第一機臂、第二機臂;煤塊粉碎模塊包括傳動座、煤塊粉碎箱、煤粉轉運滑槽、粉碎輥、第五電機;煤粉收集模塊包括底板、收集槽、擋板、第三連桿、第六電機。本發明能夠通過控制系統的控制自動識別掉落在井下的煤塊,并自動向其移動回收拾取,不需要人工參與,降低了井下礦工的勞動強度,同時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能夠對回收的煤塊進行粉碎回收,相比與直接將煤塊回收存儲量更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礦開采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以及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煤是一種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積巖,這樣的沉積巖通常是發生在被稱為煤床或煤層的巖石地層中或礦脈中。因為后來暴露于升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認為是變質巖,例如無煙煤。煤主要是由碳構成,連同由不同數量的其它元素構成,主要是氫,硫,氧和氮。
煤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現今任然廣泛應用于多種生產領域。現今的采煤過程一般均使用快速高效的大型采煤機,一邊采煤一邊就將煤運走,但是在實際采煤過程中會有或多或少的煤塊掉落在井下,長時間無人處理則會干擾井下礦工的正常工作,派出專員進行清理又會增加其勞動強度,而且效率很慢。因此設計一種能夠代替人工自動清理采煤過程遺落煤塊的裝置是符合實際需要的。
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現設計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以及控制系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以及控制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采煤過程中煤塊掉落在井下,長時間無人處理則會干擾井下礦工的正常工作,派出專員進行清理又會增加其勞動強度,效率慢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井下采煤的遺落煤塊拾取粉碎裝置,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兩端設有行走履帶,所述機殼的上端設有機械拾取臂、煤塊粉碎模塊和煤粉收集模塊,所述煤塊粉碎模塊置于機械拾取臂和煤粉收集模塊之間,所述機械拾取臂的一端設有機械抓。
進一步的,所述機械拾取臂包括置于機殼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轉動連接的轉接架,所述轉接架與支撐臂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轉接架上設有第一電機,所述轉接架的側端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通轉接架并與支撐臂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的上端固定設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側端設有轉動連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設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貫穿第二接口,并與第一接口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的上端固定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端設有第四電機,另一端設有機械直臂,所述機械直臂的一端設有轉動連接的機械轉臂。
進一步的,所述機械抓包括圓盤和與機械轉臂固定連接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圓盤之間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之間設有與連接件和圓盤貼合的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貫穿圓盤并與十字型塊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圓盤與第一機臂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機臂的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機臂的一端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十字型塊與第二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桿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煤塊粉碎模塊包括置于機殼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傳動座,所述傳動座上設有第五電機,所述傳動座的一側設有煤塊粉碎箱,所述煤塊粉碎箱的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煤塊粉碎箱的下端設有出料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49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