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0000.4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3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程振威;張丙文;胡文喜;王傳波;王剛;馮仲彬;曹世江;王習進;祁義輝;陳俊;劉毅;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1C3/06;E03F5/10;E01H3/04;B01D36/04;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道路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統 | ||
1.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人行道表面采用透水鋪磚(1)鋪砌,其下依次為中粗砂找平層(2)、碎石填充層(3)、反濾土工布(4)、灰土墊層(5)。人行道與人行道路緣石(9)之間設有雨水溝(7);所述雨水溝(7)上部設有雨水溝蓋板(71);所述雨水溝(7)內按照一定間距設置清淤井(10);所述雨水溝(7)靠近人行道一側按照一定間距設有向下傾斜的雨水溝透水孔(72);人行道路緣石(9)按照一定間距設有向下傾斜的矩形透水孔(91),雨水溝(7)與行車道路面(12)通過矩形透水孔(91)相連通;中央分隔帶(21)下方設置有集水池(14),其內設置有沉淀池(13)與水泵(15),所述沉淀池(13)與清淤井(10)通過橫向排水管(11)相連通;所述水泵(15)上部接有豎向輸水管(16)、縱向輸水管一(17)、縱向輸水管二(171)、綠化帶澆灌輸水管(18)、行車道灑水輸水管(20);所述綠化帶澆灌輸水管(18)與行車道灑水輸水管(20)端部分別設置有綠化帶澆灌噴水頭(19)與行車道灑水噴水頭(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鋪磚(1)由透水材料塊體(102)與帶孔硬質材料塊體(101)組合而成,帶孔硬質材料塊體(101)設置有5個圓形透水孔(10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碎石填充層(3)與雨水溝(7)之間設有透水土工布(6),起到雨水過濾的作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透水孔(91)內部設有矩形PVC排水管(8),矩形PVC排水管(8)一端設有塑料過濾網(8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3)上方設置有檢查井(22),檢查井上方設置有檢查井井蓋(22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綠化帶澆灌輸水管(18)、行車道灑水輸水管(20)分別與縱向輸水管一(17)、縱向輸水管二(171)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車道灑水噴水頭(24)設置在中央分隔帶路緣石(23)內;中央分隔帶路緣石(23)內部設置有中央分隔帶路緣石圓形孔(231)和中央分隔帶路緣石矩形凹槽(23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車道灑水噴水頭(24)有5個噴水孔(241),且每個噴水孔(241)噴水角度不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孔(241)略高于行車道路面(12),以減小行車道灑水對行車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0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