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黑臭底泥修復劑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0122.5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7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爽;梁夢芽;范培文;柯偉鍵;劉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綠之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11/00;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輝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黑臭底泥 修復 及其 應用 | ||
1.一種黑臭底泥修復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過氧化鈣、硅藻土、聚丙烯酰胺、淀粉、淀粉酶、EM菌、微生物促進劑、細沙、海藻酸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的質量份為:
過氧化鈣15~30份、硅藻土15~30份、聚丙烯酰胺1~8份、淀粉15~30份、淀粉酶1~5份、EM菌5~15份、微生物促進劑1~8份、細沙5~25份、海藻酸鈉1~8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的質量份為:
過氧化鈣20~25份、硅藻土20~25份、聚丙烯酰胺3~5份、淀粉20~25份、淀粉酶1~3份、EM菌8~10份、微生物促進劑3~5份、細沙10~20份、海藻酸鈉1~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包括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線菌中的一種或其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促進劑包括D-異抗壞血酸。
6.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權利要求1-5稱取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組分;
在水中加熱溶解海藻酸鈉,冷卻,加入EM菌、微生物促進劑、細沙,攪拌,形成絮狀物A;
加入鈣離子溶液,形成凝膠層;
混合過氧化鈣、硅藻土、聚丙烯酰胺、淀粉、淀粉酶,投放于水體中,形成絮狀物B;
將所述凝膠層加入至所述絮狀物B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鈣離子溶液包括氯化鈣溶液。
8.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黑臭底泥修復劑在水體污染治理中的用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底泥修復劑與所述水體中的底泥的質量比為1:(20-50)。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體污染治理包括降低水體中的COD、總磷量、氨氮濃度、硫化物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綠之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綠之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12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