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37705.2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86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瑞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1/7048 | 分類號: | A61K31/7048;A61K31/137;A61K9/72;A61K47/26;A61K47/36;A61K47/10;A61P11/0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沃園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張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硫酸 沙丁胺醇 吸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藥物制劑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每1000ml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包括以下組分制成:硫酸沙丁胺醇0.5~2.0g、紅霉素0.1~0.4g、L?巖藻糖0.2~0.6g、掩味劑1~3g、滲透壓調節劑4~8g、pH調節劑1~5g,余量為注射用水;本發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在酸性條件下穩定性佳,質量控制準確,效果穩定,口感良好,提高了用藥順應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制劑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喘息性疾病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等很多小兒呼吸道疾病都可表現為以呼吸過程中發出持續、高調、粗糙的聲音(即喘息為主的臨床特征,這是由于氣體通過患兒狹窄氣道形成湍流所致,此外還伴有氣促、咳嗽、兩肺哮鳴音等主要表現。國外數據顯示,在小兒群體中3周歲之前出現過≥1次喘息者的占比約為34%,6歲前則接近50%。鑒于小兒喘息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涉及支氣管痙攣和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炎癥、氣道重塑4個方面,故而其治療原則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針對支氣管痙攣等主要發病機制的對癥支持治療,旨在快速緩解患兒喘息等癥狀,改善通氣,維護內環境和生命體征穩定,防止并發癥。
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 sulfate)又稱舒喘靈,是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外觀為白色或幾乎白色的粉末,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在乙醇中極微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幾乎不溶,其作用為舒張呼吸道平滑肌,它主要于從主氣管至終端肺泡的所有平滑肌,并具有拮抗支氣管收縮作用。硫酸沙丁胺醇對支氣管擴張作用較強,對心臟的β-1受體較弱,是目前較安全、最常用的平喘藥,其優點是起效快、可迅速改善病人癥狀,解痙、平喘、祛痰,缺點是作用不持久,僅僅起到緩解哮喘病人癥狀的應用,較長時間應用可導致β受體向下調節,使患者對β受體激動劑失敏,甚至還可能對治療哮喘產生耐藥現象,對治療產生了相應的障礙。
紅霉素屬于第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除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包括革蘭陽性菌、肺炎支原體、嗜肺軍團菌、衣原體等多種病原體)活性外,還兼有免疫調節、非特異性抗炎平喘等作用,適用于喘息性疾病。硫酸沙丁胺醇和紅霉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療喘息性疾病的有效率,但是由硫酸沙丁胺醇和紅霉素制備的吸入制劑仍然存在遇酸穩定性差,質量難以控制,效果不穩定等問題,并且紅霉素味道較苦,口感不佳,小兒不易接受,用藥順應性降低,因此,還有改善的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具有穩定性佳,質量控制準確,效果穩定,口感良好,提高了用藥順應性的優點。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每1000ml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包括以下組分制成:硫酸沙丁胺醇0.5~2.0g、紅霉素0.1~0.4g、L-巖藻糖0.2~0.6g、掩味劑1~3g、滲透壓調節劑4~8g、pH調節劑1~5g,余量為注射用水。
優選地,每1000ml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制劑包括以下組分制成:硫酸沙丁胺醇1.5g、紅霉素0.125g、L-巖藻糖0.5g、掩味劑2g、滲透壓調節劑7g、pH調節劑4g,余量為注射用水。
優選地,所述掩味劑包括麥芽糊精和聚乙二醇。
優選地,所述麥芽糊精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為1:(0.5~0.8)。
更優選地,所述麥芽糊精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為1:0.62。
優選地,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600。
優選地,所述滲透壓調節劑為氯化鈉、氯化鎂、葡萄糖中的一種。
優選地,所述pH調節劑包括鹽酸、檸檬酸鈉、枸櫞酸-枸櫞酸鈉、枸櫞酸-枸櫞酸氫二鈉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大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77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