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33799.6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64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史慶國;蘇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新 |
| 主分類號: | B61D27/00 | 分類號: | B61D27/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領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司楠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鐵 列車 通風 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地鐵列車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及控制方法,其將第一進風管、第二進風管和送風管設于列車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的空隙內,有效利用了列車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的空間,重量較大的空氣調節組件設置在外殼體的底部,大幅降低了車體的重心,還避免侵占車體頂部空間,使內殼體的凈高可進一步提升,而且還便于列車維護人員對空氣調節組件的熱泵裝置、送風調節裝置和排風調節裝置進行日常檢修、維護,且便于列車維護人員清潔制冷風道和制熱風道,以確保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送風清潔,第二進風管可在該通風系統制熱時收集轉向架上牽引電機產生的廢熱,以降低熱泵裝置的能耗,節能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鐵列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的地鐵列車的新風系統和空調系統為一體化設計,并設置在地鐵列車的車體頂部,用于為地鐵列車內的乘客提供舒適的溫濕度環境。現有的列車通風系統(包括新風和空調)具有以下缺點:1、地鐵列車在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廢熱,列車通風系統缺少能夠回收利用廢熱的功能,不利于節能環保,增加了整個地鐵系統的能耗;2、列車通風系統位于車體頂部,列車維護人員需高攀維護,且車體頂部的操作空間極為有限,增加了列車通風系統的維護難度,同時列車通風系統設置高度較高,使得列車重心上移,不利于列車穩定運行;3、列車通風系統侵占了車體頂部空間,這也是目前國內的地鐵列車內凈高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部分長途的地鐵列車(如北京地鐵22號線、廣州地鐵18號線)內無法加裝行李架,無法解決長途地鐵列車的乘坐體驗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及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的列車通風系統無法回收列車產生的廢熱、維護困難且侵占列車頂部空間的問題。
基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鐵列車的通風系統,所述地鐵列車的車體包括內殼體和外殼體,所述外殼體位于所述內殼體的外部,且二者之間設有空隙,包括進風組件、空氣調節組件和送風組件;
所述進風組件包括第一進風裝置和第二進風裝置,所述第一進風裝置包括第一進風管,所述第一進風管設于所述空隙內,所述第一進風管的進風端位于所述外殼體的頂部,所述第一進風管的排風端位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所述第二進風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的第二進風管,所述第二進風管的進風端與所述車體的轉向架相對設置;
所述空氣調節組件設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所述空氣調節組件包括熱泵裝置、進風調節裝置、排風調節裝置以及均沿車體的長度方向布置且并列排布的制冷風道和制熱風道,所述熱泵裝置的蒸發器設于所述制冷風道內,所述熱泵裝置的冷凝器設于所述制熱風道內;所述進風調節裝置分別連通于所述制冷風道和制熱風道的進風端以及所述第一進風管和第二進風管的排風端;
所述送風組件包括送風裝置和多個送風管,所述送風管設于所述空隙內,所述排風調節裝置分別連通于所述制冷風道和制熱風道的排風端以及所述送風管的進風端,所述送風管的排風端連通于所述送風裝置,所述送風裝置位于所述內殼體的頂部且位于所述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
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二進風管的進風端內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導風板,所述導風板具有關閉導風狀態和持續導風狀態,所述導風板由持續導風狀態切換至關閉導風狀態時,所述導風板封閉所述第二進風管的進風端,且所述導風板與水平面傾斜設置,其外壁面朝向所述車體的下方;所述導風板由關閉導風狀態切換至持續導風狀態時,所述導風板轉動以讓位于所述第二進風管的進風端。
作為優選的,所述進風調節裝置包括制冷進風閥和制熱進風閥,所述制冷進風閥設于所述制冷風道的進風端,所述制熱進風閥設于所述制熱風道的進風端;
所述制冷進風閥的閥板在關閉時與所述制冷風道傾斜設置,以引導所述進風調節裝置內的空氣流向所述制熱風道;所述制熱進風閥的閥板在關閉時與所述制熱風道傾斜設置,以引導所述進風調節裝置內的空氣流向所述制冷風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新,未經李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37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