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4156.5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1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佳派;趙宇;張璇;趙靜;李浦至;王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5/00 | 分類號: | B62D15/00;B60S9/2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順***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包括車身本體和起重驅動機構,所述起重驅動機構包括伸縮組件和轉動組件,所述伸縮組件的一端與所述車身本體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動組件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伸縮組件和轉動組件電連接,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在車身本體上固定連接一個起重驅動機構,當車輛需要轉向時,通過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縮組件調整所述轉動組件相對于所述車身本體的距離,以通過所述轉動組件和車身本體的前輪支持所述車身本體,直至車身本體的后輪離地,再通過轉動組件驅動汽車轉向,汽車在轉向時,以前輪兩輪中心點為圓心,以轉動組件到圓心的距離為半徑,畫圓轉向,大大減小車輛需掉頭時的轉彎半徑和操作空間,提高了車輛的機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應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
背景技術
傳統汽車底盤結構一般包括車架或副車架、前后懸架系統、動力總成及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可實現前進、后退、左右轉向幾個維度的行駛,一般汽車轉向角在25°-35°之間,通過該轉向系統實現車輛180°調頭,需要較大的行駛空間,或者通過前進、后退、轉向多次重復操作才可實現,存在車輛機動性較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解決了當前汽車實現車輛180度掉頭,需要較大的行駛空間,或者通過前進、后退、轉向多次重復操作才可實現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包括控制器、車身本體和起重驅動機構,所述起重驅動機構包括伸縮組件和轉動組件,所述伸縮組件的一端與所述車身本體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動組件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伸縮組件和轉動組件電連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伸縮組件調整所述轉動組件相對于所述車身本體的距離,以通過所述轉動組件和車身本體的前輪支持所述車身本體;在所述轉動組件和車身本體的前輪支持所述車身本體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轉動組件和所述伸縮組件驅動所述車身本體轉動。
可選的,所述伸縮組件包括驅動件、固定柱、伸縮軌道和伸縮連接桿,所述固定柱的頂面與所述車身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的側面與所述伸縮軌道固定連接,所述伸縮軌道與所述固定柱的軸向相互平行,所述伸縮軌道包括長條形凹槽,所述伸縮連接桿容置于所述長條形凹槽中,所述驅動件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驅動件用于控制所述伸縮連接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間移動,所述伸縮連接桿在第一位置時相對于車身的垂直距離大于與所述伸縮連接桿在第二位置時相對于車身的垂直距離。
可選的,所述伸縮連接桿為L型。
可選的,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輪轂電機、第一轉向輪和第二轉向輪,所述第一轉向輪和所述第二轉向輪上設有卡孔,所述輪轂電機上設有卡柱,用于與所述第一轉向輪和第二轉向輪卡接,帶動所述轉向輪轉動,所述第一轉向輪在車身本體上的垂直投影到車頭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二轉向輪在車身本體上的垂直投影到車頭的距離。
可選的,所述第一轉向輪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轉向輪的直徑。
可選的,所述第一轉向輪和所述第二轉向輪的軸向與所述車身本體的長度相互平行。
可選的,所述第一轉向輪和所述第二轉向輪至少為兩個。
可選的,所述起重驅動機構在車身本體上的垂直投影到車頭的距離大于所述起重驅動機構在車身本體上的垂直投影到車尾的距離。
可選的,所述起重驅動機構至少為兩個。
可選的,所述汽車還包括備用電源,所述備用電源分別與所述伸縮組件和所述轉動組件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41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質加熱和冷卻的熱交換裝置
- 下一篇:一種等離子加熱凈化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