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及預扭力加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3761.0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7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群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群鋒 |
| 主分類號: | B62K5/027 | 分類號: | B62K5/027;B62K25/04;B62M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科鼎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寧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輪 摩托 平衡 驅動 連接 總成 扭力 加載 方法 | ||
一種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包括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動力傳輸軸、左旋扭簧、右旋扭簧、中間套法蘭;連接軸中間套轉動設置在連接軸外套內部;動力傳輸軸轉動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內部;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在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之間的空腔中,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有預扭力;中間套法蘭固定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的右端部;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使用時,連接軸外套與摩托車前車身鉸鏈連接,連接軸中間套與摩托車后車身法蘭固定連接,動力傳輸軸連接在摩托車前車身的動力輸出軸、與摩托車后車身的動力輸入軸之間;本發明的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的優點,易于普及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及預扭力加載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三輪摩托車多采用后雙輪結構布局,后雙輪與車身一般采用固定連接,其減振性能差,且在崎嶇路面行駛時,座椅與地面發生傾斜,使騎行者體驗較差,且容易發生危險;現也有采用后雙輪獨立懸掛連接結構,具有良好的減振性能和越野性能,但此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影響了普及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包括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動力傳輸軸、左旋扭簧、右旋扭簧、中間套法蘭;所述連接軸中間套設置在連接軸外套內部,通過軸承A與連接軸外套轉動連接;所述動力傳輸軸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內部,通過軸承B與連接軸中間套轉動連接;所述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在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之間的空腔中,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有預扭力;所述中間套法蘭固定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的右端部;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使用時,其連接軸外套與摩托車前車身鉸鏈連接,其連接軸中間套與摩托車后車身法蘭固定連接,其動力傳輸軸連接在摩托車前車身的動力輸出軸、與摩托車后車身的動力輸入軸之間;本發明的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在實現摩托車前后車身動力傳遞的同時,還實現了摩托車前后車身獨立水平旋轉運動;當后雙輪摩托在平坦的路面行駛時,連接軸總成中的兩個扭簧使摩托車后車身保持平衡;當后雙輪摩托在崎嶇路面行駛時,摩托車后車身隨路面起伏繞連接軸總成發生傾轉,但摩托車前車身仍然保持垂直狀態,同時騎行者身體也保持垂直狀態,并不隨路面的起伏發生改變,因此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和騎行體驗。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包括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動力傳輸軸、左旋扭簧、右旋扭簧、中間套法蘭;所述連接軸中間套設置在連接軸外套內部,通過軸承A與連接軸外套轉動連接;所述動力傳輸軸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內部,通過軸承B與連接軸中間套轉動連接;所述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在連接軸外套、連接軸中間套之間的空腔中,左旋扭簧、右旋扭簧設置有預扭力;所述中間套法蘭固定設置在連接軸中間套的右端部;后雙輪摩托自平衡驅動連接軸總成使用時,其連接軸外套與摩托車前車身鉸鏈連接,其連接軸中間套與摩托車后車身法蘭固定連接,其動力傳輸軸連接在摩托車前車身的動力輸出軸、與摩托車后車身的動力輸入軸之間,因此在實現摩托車前后車身動力傳遞的同時,還實現了摩托車前后車身獨立水平旋轉運動;當后雙輪摩托在平坦的路面行駛時,連接軸總成中的兩個扭簧使摩托車后車身保持平衡;當后雙輪摩托在崎嶇路面行駛時,摩托車后車身隨路面起伏繞連接軸總成發生傾轉,但摩托車前車身仍然保持垂直狀態,同時騎行者身體也保持垂直狀態,并不隨路面的起伏發生改變,因此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和騎行體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群鋒,未經張群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3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