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7560.X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39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白徽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徽萍 |
| 主分類號: | B29C48/04 | 分類號: | B29C48/04;B29C48/25;B29C48/27;B29C48/8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李亮 |
| 地址: | 550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塑膠 高分子 抗靜電 塑料 冷卻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包括螺桿造粒機,螺桿造粒機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螺旋攪拌桿,且螺旋攪拌桿位于螺桿造粒機內,螺桿造粒機靠近驅動電機一端的頂壁上連接有進料管,螺桿造粒機的外側拆卸安裝有安裝外殼,安裝外殼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殼和頂殼,且底殼和頂殼共同密封在螺桿造粒機的外側,頂殼和底殼上分別插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共同連接有循環水冷卻裝置。本發明中可以方便的對安裝外殼進行安裝拆卸,從而可以方便的對聚積在螺桿造粒機外側壁上的水垢等雜質進行清理,不僅避免了能量的浪費,也改善了塑料的冷卻效果,設計合理,實用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造粒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造粒是塑料機械加工的一種工藝,在塑料造粒的過程要根據機器的性能和實踐摸索,掌握技巧,才能不斷提高塑料制品的質量和工藝。
目前大都采用螺桿造粒機進行塑料造粒,為了改善塑料的造粒效果,在對塑料進行制粒時需要對塑料進行冷卻,目前大都采用水冷的方式對塑料進行冷卻,使用時水垢等雜質容易聚集在螺桿造粒機的外側壁上,如果不及時將水垢等雜質去除,不僅會導致較大的能量的浪費,而且會使得塑料的冷卻效果逐漸變差,而現有的水冷裝置大都為一體成型,從而不便于對聚集在螺桿造粒機外側壁上的水垢等雜質進行清理,因此需要對此作出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設計不合理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塑膠件用高分子抗靜電塑料冷卻制粒裝置,包括螺桿造粒機,所述螺桿造粒機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螺旋攪拌桿,且螺旋攪拌桿位于螺桿造粒機內,所述螺桿造粒機靠近驅動電機一端的頂壁上連接有進料管,所述螺桿造粒機的外側拆卸安裝有安裝外殼,所述安裝外殼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殼和頂殼,且底殼和頂殼共同密封在螺桿造粒機的外側,所述頂殼和底殼上分別插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共同連接有循環水冷卻裝置,所述螺桿造粒機的底端設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頂板,且頂板位于螺桿造粒機的上側,所述底板和頂板之間對稱轉動安裝有兩個螺紋桿,且兩個螺紋桿分別位于螺桿造粒機的兩側,所述頂殼的外側壁上對稱固定安裝有兩個第一升降塊,所述底殼的外側壁上對稱固定安裝有兩個第二升降塊,兩個所述螺紋桿均貫穿相鄰的第一升降塊和第二升降塊設置,所述第一升降塊和第二升降塊均與螺紋桿相互螺紋嚙合,且第一升降塊與第二升降塊的螺紋方向相反,兩個所述螺紋桿上共同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底殼和頂殼上均連接有導向裝置。
優選地,所述螺桿造粒機兩端的外側壁上均固定安裝有環形連接板,所述底殼和頂殼兩端的底壁上均共同開設有與環形連接板相互配合的環形連接槽,兩個所述環形連接槽的內側壁上均固定安裝有密封墊圈。
優選地,所述螺桿造粒機的外側壁上均勻固定安裝有多個環形隔板,每個所述環形隔板的外側壁上均開設有通孔,且環形隔板均相互連通。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頂板頂端的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動齒輪,兩個所述螺紋桿的頂端均固定安裝有傳動齒輪,且兩個傳動齒輪均與主動齒輪相互齒輪嚙合。
優選地,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對稱固定安裝在底殼和頂殼上的多個導向塊,所述底板和頂板之間固定安裝有多個與導向塊相互配合的導向桿,且導向桿均貫穿導向塊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殼和頂殼上均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板,相鄰的兩個所述連接板上均共同插設有多個連接螺桿,每個所述連接螺桿上均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徽萍,未經白徽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756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