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分型模具及其內產品的頂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99023.7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1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海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4 | 分類號: | B29C45/44;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分型 模具 其內 產品 方法 | ||
1.一種內分型模具,包括前模(17)和后模(18),后模(18)的下部設有頂針板(19),頂針板(19)上固定有用于頂出產品的頂塊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模(17)的內側設有與產品的倒扣外側相匹配的前模倒扣區域(20),后模(18)的上固定有一個第一導軌座(10)和至少一個第二導軌座(14),頂針板(19)上還固定有兩個用于輔助頂出產品的斜頂組件(L1),其中,
一個斜頂組件(L1)內設有一個推桿組件(L2),推桿組件(L2)的一端與產品的一端連接,推桿組件(L2)的另一端設于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內;開模時,推桿組件(L2)在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內運動,使得產品脫離前模倒扣區域(20);
另一個斜頂組件(L1)內設有至少一個拉塊組件(L3),拉塊組件(L3)的數量與第二導軌座(14)的數量相同,拉塊組件(L3)的一端與產品的另一端連接,拉塊組件(L3)的另一端設于對應的第二導軌座(14)的導軌內;在開模過程中,每個拉塊組件(L3)在各自對應的第二導軌座(14)的導軌內運動,使得產品的倒扣脫離后模(18);
兩個斜頂組件(L1)和頂塊組件(16)均與頂針板(19)同步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頂組件(L1)包括斜頂頂桿(4)和斜頂(3),斜頂頂桿(4)的頂端與斜頂(3)的下端連接;斜頂頂桿(4)相對于水平放置的頂針板(19)豎直設置,斜頂(3)是末端向著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斜頂(3)的上端向著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
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分為四段,按照開模過程中推桿組件(L2)在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上經過的先后順序,分別為依次連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第二導軌座(14)的導軌也分為四段,按照開模過程中拉塊組件(L3)在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上經過的先后順序,分別為依次連接的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
第一段和第五段均是末端向著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使得產品脫離前模倒扣區域(20);第二段是相對于水平放置的頂針板(19)豎直設置;第六段的前段均是相對于水平放置的頂針板(19)豎直設置,第六段的后段向著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使得產品的倒扣脫離后模(18);第三段是末端遠離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第三段的末端設于第一段的頭端在頂針板(19)上的投影上;第七段是末端向著模具的中心傾斜設置;第四段和第八段均是相對于水平放置的頂針板(19)豎直設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和第五段的傾斜角度相同,均小于斜頂(3)的傾斜角度,且兩者之間的差值為0-1度;斜頂(3)的傾斜角度為斜頂頂桿(4)與斜頂(3)右側斜邊之間的夾角;第一段的傾斜角度為第一段所在直線與斜頂頂桿(4)之間的夾角;第五段的傾斜角度為第五段所在直線與斜頂頂桿(4)之間的夾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頂(3)的傾斜角度為8度-15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組件(L2)包括推塊(5),推塊(5)上固定有兩個用于控制推塊(5)在斜頂(3)內運動方向的推塊導向桿(6);推桿(7)的一端固定在推塊(5)上,推桿(7)的另一端設于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7)的另一端通過銷釘(9)與兩個導滑輪(8)連接,導滑輪(8)設于第一導軌座(10)的導軌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塊組件(L3)包括拉塊(11),推塊(5)通過導向塊(15)與拉桿(13)的一端連接,拉桿(13)的另一端設于第二導軌座(13)的導軌內,推塊(5)上設有兩個拉塊導向桿(12)。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內分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桿(13)的另一端通過銷釘(9)與兩個導滑輪(8)連接,導滑輪(8)設于第二導軌座(13)的導軌內。
9.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分型模具內產品的頂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階段頂出:
第一階段頂出:
頂針板(19)帶動斜頂組件(L1)做頂出運動時,斜頂(3)貼著前模(17)移走,通過推桿組件(L2)推動產品上帶有倒扣的下部,讓產品在模具內完成變形,使得產品脫離前模的倒扣區域(20),隨后,前模(17)與斜頂組件(L1) 分型;
其中,產品的變形為以斜頂(3)的最高點為基點,基點以下斜頂(3)的部分跟隨向斜頂(3)方向移動來完成變形;
第二階段頂出:
頂針板(19)繼續帶動斜頂組件(L1)做頂出運動時,變形后的產品控制在模具內部不作移動,所有拉塊組件(L3)隨著斜頂組件(L1)一起移動,斜頂組件(L1)將產品移出后模(18)上的倒扣位置,使得所有的拉塊組件(L3)完成拉塊(11)內的出模動作;
第三階段頂出:
頂針板(19)繼續帶動斜頂組件(L1)做頂出運動時,推塊(5)把變形后的產品還原,同時增加斜頂組件(L1)的行程,以便產品的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海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海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9902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