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聯高架路的曲折形島式站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88082.4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9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田耕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耕 |
| 主分類號: | E01C1/00 | 分類號: | E01C1/00;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聯 高架路 曲折 形島式 站臺 | ||
并聯高架路的曲折形島式站臺,屬于城市交通及城市規劃技術領域。要解決:用地鐵引導城市擴張,將造成過度聚集、職住分離、交通擁堵等城市病;用并聯高架路引導城市擴張,并聯高架路太寬,難以在舊城區建設的問題。技術方案是:并聯高架路的曲折形島式站臺分為三段,中間曲折段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直線段。采用曲折形島式站臺的并聯高架路較窄,便于選線、拆遷量少、工程量小、成本低。用并聯高架路構成公共交通環狀通道,連接新、舊城區,引導城市擴張,構成環狀城市;公交快車速度快,公交慢車停站間距小,快慢車配合,步行環境好,公共交通優勢明顯。環狀城市的聚集規模大,資源共享、職住平衡效果好,房價均衡,利于就業,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交通及城市規劃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并聯高架路的曲折形島式站臺。
(二)背景技術
聚集是人們對城市的最主要需求。地鐵、各種軌道交通促進了城市功能的聚集,是大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倫敦、紐約、東京、巴黎、北京、上海等世界大城市都是用地鐵引導城市擴張的。但是,地鐵的站間距離大、平均時速低、乘客的門到站用時長、候車用時長、換乘用時長,地鐵在促進城市功能聚集的同時,也促進了職住分離。與小汽車相比,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缺乏比較優勢,是小汽車上路多、交通擁堵等城市病的根源;地鐵是通勤在途時間過長、網格式路網造成步行環境差等城市病的根源;地鐵促進了房價差異,地鐵促進了商業機會差異。
抑制城市病,現在主要采取補救辦法,例如:2018年7月19日,倫敦提出了“最適宜步行城市”計劃【19】【20】。“最適宜步行城市”成本高、難度大、工期長、預期效果較小;但是,仍然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關注,很多城市準備效仿。
規劃界對地鐵的弊病尚缺乏認識。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中國正在大力建設地鐵、各種城市軌道交通、大型車站、大型交通樞紐、大城市群。這些將被證明是低效的、給人帶來很多不便的工程。
要滿足人們對于聚集的需要,要擴大聚集規模,要提高聚集效果,要公共交通獲得比較優勢,要根治城市病,需要三個方面的技術發明:1道路形式;2城市空間結構;3公共交通工具。這三方面的發明都是基于常識的簡單發明。本發明所提出的是:道路形式及城市空間結構的發明。
讓公共交通獲得比較優勢的關鍵是:“快慢配合”。“快慢配合”就需要有: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公共交通工具作用、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公共交通“多方面要求”的道路形式。“多方面要求”包括:速度快,站間距離小,公交快慢車配合,乘客換乘步行距離近,公共交通服務范圍大,候車時間短,門到站距離近,公共交通要能夠與教育、醫療、金融、商業、文體、會展、對外交通、公共服務等城市功能、資源密切融合等。
1.速度快。即:公交車的運行過程不受干擾,公交快車的越站行駛不受干擾,公交快車要能夠長距離的,以規定的運行速度行駛,例如:60km/h或70km/h,公交快車的停站距離大,例如:2.4、3.0、3.6、4.8、6.0、7.2km。(進一步,還可以采用速度高、加減速度高的城際鐵路動車;例如:中國CRH6F城際動車組,運行速度160km/h,加速度0.8m/s2,減速度1m/s2)
2.站間距離小。即:站站停公交慢車的停站距離小,例如:600m;站間距離小才能提高可達性。
3.公交快慢車配合,乘客換乘步行距離近。即:同站臺的、正反兩個方向的、公交快慢車之間的、換乘步行距離近的換乘,是提高公共交通效率的關鍵之一;而且,還要有距離近的與垂直方向公交車的換乘。確保:公交快車、公交慢車、自行車、步行,各行其道、不受干擾,拉近換乘的時空距離,即:公共交通“快慢配合”得到了落實。
4.公共交通服務范圍大、候車時間短。即:城市規模大,城市功能區居住區要沿著主要公共交通通道的兩側布局;這樣,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會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樣才能做到:發車間隔時間短、乘客候車時間短;還需要將公共交通主要通道的服務范圍擴展到附近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耕,未經田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880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