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9148.5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7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許寧;朱良銀;許麗華;畢娟娟;楊賢偉;侯奔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精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02 | 分類號: | F16C19/02;F16C33/66;F16C33/7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韓立峰 |
| 地址: | 2431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 潤滑 回轉 支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包括第一進油口、第二進油口、回轉支承外圈、滾動體、隔離塊、雙唇內骨架油封、MT10密封皮、內骨架無簧油封和回轉支承內圈;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的加工方法;在回轉支承滾道邊口和外圈非安裝面之間增加一道密封,采用特殊定制整體MT10密封皮,材料為氟橡膠,形成內嵌式密封結構,將回轉支承密封空間一分為二,氟橡膠具備優異的阻燃性、氣密性、耐高溫、耐油、耐溶劑、耐燃、耐化學物質、與耐氣候的性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回轉支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回轉支承作為工程機械和建筑機械的重要基礎元件,是一切兩部分之間需作相對回轉、又需要承受軸向力、徑向力、傾覆力矩的機械所必需的重要傳力元件。在現實工業中應用非常廣泛,被人們稱為“機器的關節”。回轉支承按其結構型式分為:單排球式,三排柱式,交叉滾柱式,雙排八點接觸球式,球柱聯合式等。被廣泛用于汽車起重機、港口起重機、鐵路起重機、船用起重機、集裝箱起重機、冶金起重機、挖掘機、灌裝機、航海儀,以及高、精、尖端領域如CT機駐波治療儀、雷達天線座、導彈發射架、坦克、機器人以及旋轉餐廳等方面。
回轉支承在工程機械、礦山機械、林業機械等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而這些領域的主機工作環境相對來說較為惡劣,暴曬、灰塵重、溫度高、飛石等不利因素對回轉支承的潤滑系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大部分該領域回轉支承的損壞原因是潤滑系統的損壞導致回轉支承滾道的損壞。因此潤滑系統的優良對于回轉支承的性能好壞與壽命長短產生極大影響,市場上亟需一種新的潤滑機構來提高回轉支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及其加工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1)現有的回轉支承高負載、潤滑結構穩定、回轉無擺幅。
(2)現有的回轉支承工作環境較差,導致其壽命較低。
(3)現有的回轉支承密封結構的密封性和穩固性較差。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包括第一進油口、第二進油口、回轉支承外圈、滾動體、隔離塊、雙唇內骨架油封、MT10密封皮、內骨架無簧油封和回轉支承內圈;
回轉支承內圈安裝在回轉支承外圈內部,回轉支承外圈與回轉支承內圈之間形成滾道,若干滾動體和隔離塊均安裝在回轉支承外圈與回轉支承內圈之間的滾道內部,滾動體和隔離塊間隔安裝,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均安裝在回轉支承外圈上,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均與回轉支承外圈連通,第一進油口安裝在第二進油口下方,MT10密封皮安裝在回轉支承外圈的內孔密封槽中,MT10密封皮安裝在雙唇內骨架油封下方。
進一步地,雙唇內骨架油封和內骨架無簧油封均安裝在回轉支承外圈上下兩端,雙唇內骨架油封和內骨架無簧油封相對設置。
進一步地,該回轉支承要求裝配間隙為-0.06~-0.02mm。
一種脂密封油潤滑回轉支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裝配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精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精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1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