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車輛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7663.X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34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麗娜;劉賽武;竇曉;羅杰;成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0 | 分類號: | B61L23/00;B61C17/00;B60T8/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賈玉姣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車輛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軌道車輛及其控制方法,軌道車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軌道車輛的運行狀態指令;獲取牽引控制單元反饋的第一運行狀態信息;獲取速度檢測裝置反饋的第二運行狀態信息;比較第一運行狀態信息和第二運行狀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與運行狀態指令以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根據本發明的軌道車輛控制方法,牽引控制單元與速度檢測裝置可以互相校核,從而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極大地降低了誤判率,保證了軌道車輛的正常運行。而且,當牽引控制單元或速度檢測裝置中的其中一個出現故障時,牽引控制單元或速度檢測裝置中的另一個仍然可以反饋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信息,提高了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軌道車輛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擁堵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成為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的必然選擇。相關技術中,溜逸是軌道車輛行車安全的一項重要風險點。然而,現有的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的方法的誤判率較高,當出現誤判時,會影響軌道車輛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軌道車輛控制方法,所述軌道車輛控制方法可以降低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的誤判率,保證軌道車輛的正常運行。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采用上述軌道車輛控制方法的軌道車輛。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軌道車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所述軌道車輛的運行狀態指令;獲取牽引控制單元反饋的第一運行狀態信息;獲取速度檢測裝置反饋的第二運行狀態信息;將所述第一運行狀態信息和所述第二運行狀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運行狀態指令進行比較以判斷所述軌道車輛是否溜逸。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車輛控制方法,通過獲取牽引控制單元反饋的第一運行狀態信息和速度檢測裝置反饋的第二運行狀態信息,并且比較第一運行狀態信息和第二運行狀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與運行狀態指令以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牽引控制單元與速度檢測裝置可以互相校核,從而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極大地降低了誤判率,保證了軌道車輛的正常運行。而且,當牽引控制單元或速度檢測裝置中的其中一個出現故障時,牽引控制單元或速度檢測裝置中的另一個仍然可以反饋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信息,提高了判斷軌道車輛是否溜逸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比較所述第一運行狀態信息和所述第二運行狀態信息中的所述至少一個與所述運行狀態指令具體包括:判斷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是否故障,如果判斷結果為是,以所述第一運行狀態信息作為所述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信息;如果判斷結果為否,以所述第二運行狀態信息作為所述軌道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信息;比較所述實際運行狀態信息與所述運行狀態指令以判斷所述軌道車輛是否溜逸。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判斷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是否故障具體包括:獲取所述速度檢測裝置反饋的第一頻率和第二頻率;當所述第一頻率和所述第二頻率的差值大于預設頻率差值時,則認為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故障;否則,認為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正常。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預設頻率差值為1000Hz。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判斷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是否故障具體包括:獲取所述速度檢測裝置反饋的第一速度信息;獲取所述牽引控制單元反饋的第二速度信息;所述第一速度信息為零且所述第二速度信息為第一預設速度值時,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故障;否則,認為所述速度檢測裝置正常。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預設速度值為v1,其中所述v1滿足:3km/h≤v1≤7km/h。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v1進一步滿足:v1=5km/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6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