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特高壓直流GIL用柔性表面功能梯度盆式絕緣子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5492.7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95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進;王雨帆;杜伯學;陳允;梁虎成;姚航;冉昭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9/00 | 分類號: | H01B19/00;H01B19/04;B29C39/42;B29C35/02;B29C71/00;B29L31/34;B29K6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艷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直流 gil 柔性 表面 功能 梯度 絕緣子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特高壓直流GIL用柔性表面功能梯度盆式絕緣子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的制備;2)制備靜電噴涂涂料;3)靜電噴涂建設過程:4)涂層的固化。本發明運用靜電噴涂方法將環氧樹脂/碳化硅涂料噴涂在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的表面,操作簡便,效率高且涂覆均勻;通過控制靜電噴涂位置和涂料中碳化硅的濃度,在環氧樹脂表面形成電導率的梯度分布,構建表面介電功能梯度材料,抑制直流電壓下局部電場過高情況,提升絕緣子耐電性能。本發明為實現表面功能梯度絕緣子提供了創新性的制作工藝,對延長GIL中盆式絕緣子的使用壽命,提高GIL的運行穩定性和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有著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壓設備絕緣改性的制備,具體涉及一種特高壓直流GIL用柔性表面功能梯度盆式絕緣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大容量、遠距離的供電需求,近年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逐漸受到電力行業的青睞。氣體絕緣管道輸電(GIL)憑借輸送容量大、損耗低的優勢而廣泛應用于輸電技術。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作為絕緣支撐的關鍵組件,關乎到輸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在GIL實際運行過程中,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常會發生沿面閃絡故障,導致耐壓性能降低,對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構成巨大威脅。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絕緣性能的降低,與絕緣子表面電場分布不均勻有關。局部承受的電場強度大于整體電場強度,甚至會達到平均電場強度的數倍,局部電場畸變嚴重,誘使閃絡事故的發生,導致系統出現絕緣故障。
為改善盆式絕緣子的電場分布情況,減少閃絡事故的發生,本發明借鑒材料學領域的功能梯度材料的理念,提出來構建柔性表面功能層的方法。柔性表面功能層是在絕緣子表面產生介電參數(介電常數/電導率)呈梯度分布的涂層,對絕緣子表面電場進行調控,有效控制電場畸變,最終提高表面的耐壓強度。在表面功能梯度層的構建方法中,靜電噴涂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效率高且涂覆均勻的優點。此工藝方法創新地應用本發明,將環氧樹脂/碳化硅混合涂料噴涂在盆式絕緣子表面并進行加熱定著成形處理,構建電導率梯度分布的絕緣結構。通過目標建設材料的特殊的電氣參數特性,調控直流電場分布,改善絕緣子表面的電場均勻性,提升了直流GIL盆式絕緣子的耐電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特高壓直流GIL用柔性表面功能梯度盆式絕緣子制作方法,通過靜電噴涂的工藝方法,在盆式絕緣子表面噴涂環氧樹脂/碳化硅混合涂料,通過控制靜電噴涂位置和涂料中碳化硅的濃度,在絕緣子表面構建柔性功能梯度層,再通過加熱定著處理增強涂層的結合性能,以調控直流電場下盆式絕緣子表面的電場分布情況,提高GIL中盆式絕緣子的沿面閃絡電壓,提升絕緣子的耐電性能。
本發明方法的具體過程如下:
1)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的制備:
(1)將環氧樹脂、固化劑和氧化鋁按照100份:35-40份:300-350份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環氧樹脂混合材料,然后采用超聲波分散0.5-1h,混合均勻;
(2)在-0.1MPa的真空度下真空脫泡1-2h;
(3)將所得的環氧樹脂混合材料澆注至經預熱處理(130℃下不低于1h)后內壁涂有脫模劑的盆式絕緣子模具內,在130-140℃下進行一次固化7-8h,然后脫模;再在130-140℃烤箱中二次固化7-8h,冷卻后即可得到環氧樹脂盆式絕緣子;
2)制備靜電噴涂涂料:
(1)于攪拌條件下,在環氧樹脂中依次加入微米碳化硅、固化劑得到混合溶液,然后采用超聲波分散40-50min,混合均勻;其中固化劑的質量為環氧樹脂質量的25-35%,微米碳化硅的質量為混合溶液質量的10%~40%;
(2)將混合溶液放置于真空箱中,真空脫泡處理40-50min,去除混合溶液的氣泡,得到靜電噴涂涂料;
3)靜電噴涂建設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54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