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4948.8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0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嚴柯雯;顧碧婷;張志樣;楊國榮;劉宏中;林佳;謝玲;徐靜霞;譚曉菁;王芳;魯宇文;葛體達;嚴成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嚴柯雯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胡國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毒 馬鈴薯 試管 培育 方法 | ||
1.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馬鈴薯試管苗的誘導:對馬鈴薯進行催芽處理,當馬鈴薯苗芽生長到3-5cm時,對苗芽采用流水沖洗,然后再對苗芽用70~80%酒精消毒處理20S~40S以去除酯質,去除酯質后使用0.2%氯化汞處理6~8分鐘并用無菌水沖洗沖洗4~5遍,將沖洗后的苗芽切取0.2~0.4mm的馬鈴薯莖尖,將其接種到MS培養基,并對其光照處理后誘導出馬鈴薯試管苗;
步驟S2、馬鈴薯試管苗的培育:將誘導出的馬鈴薯試管苗在生長到5-6cm時移栽到添加了6-BA和IAA的MS培養基培育,其中6-BA的濃度為0.01~0.2mg/L,IAA的濃度為0.01~0.15mg/L;
步驟S3、馬鈴薯試管苗的病毒鑒定:采用多重RT-PCR檢測技術對誘導出的馬鈴薯試管苗進行檢測,并篩選出脫毒馬鈴薯試管苗;
步驟S4、脫毒馬鈴薯試管苗壯苗培育:將不含瓊脂的MS無菌液體培養基加入到無菌培養瓶中,并在無菌培養瓶中接種3-5cm長的脫毒馬鈴薯試管苗莖段,得到脫毒馬鈴薯試管苗壯苗;
步驟S5、試管薯的誘導:將脫毒馬鈴薯試管苗壯苗切成含有一芽一葉的莖段,然后將其接種到添加了蔗糖、活性炭和香豆素的MS培養基上并在適當光照下進行培育,其中蔗糖的濃度為70~90g/L,活性炭的濃度為0.8~1.2g/L,香豆素的濃度為10~30mg/L,光照時間4~12h/d,光照強度2000~2500Lx;
步驟S6、待60~70天后收獲脫毒試管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光照處理的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時間12h/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MS培養基的PH值設置為5.5~6.0,其所處環境溫度為2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在超靜工作臺上對苗芽去除酯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采用解剖刀切取馬鈴薯莖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進行病毒測試的馬鈴薯試管苗為5-6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毒馬鈴薯試管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中,MS培養基的PH值設置為5.5~6.0,其所處環境溫度為25±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嚴柯雯,未經嚴柯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494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壓力傳感器可調的壓力變送器
- 下一篇:可折疊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