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底盤組件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4225.8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6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江吉兵;徐博豪;徐宇虹;顧妍妍;張國祥;袁中直;劉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3/00;B60L58/26;B60L50/64;H01M2/10;H01M2/20;H01M2/34;A62C3/16;A62C3/07;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荊***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底盤 組件 車輛 | ||
本發明涉及車輛的電池模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底盤組件及車輛。底盤組件包括:底盤,其設置有多個安裝位,用于安裝電池模組;快卸裝置,所述電池模組通過所述快卸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位上,所述快卸裝置受控制系統控制;電壓電連接組件,其與所述電池模組快插電性連接,受所述控制系統控制。解決了單個模組快速拆裝維修及車輛在碰撞過程中電池模組受損甚至起火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的電池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底盤組件及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電池系統和電動車的結構成組形式均為電芯-模組-P電池包-車架的梯次成組形式,部分車輛在成組過程中省略模組這一層級,直接使用電芯-電池包-車架的成組形式。但無論上述哪種成組形式,由于電池包層級單獨存在并與車架進行固定連接,該成組形式下電動車輛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車輛電池系統維修前須先從車架拆除電池包,再進行內部拆解,維修流程復雜;2、車輛在行使過程中發生碰撞時,除了車架本身變形產生對模組或電芯的應力外,車架對電池包的擠壓和電池包自身部件的變形也會對模組或電芯產生二次損害。尤其在需要布置大電量的電動車時,側面碰撞和側柱碰對整車的損害會顯著增加。
因此,亟需一種底盤組件及車輛,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底盤組件及車輛。其解決了單個模組快速拆裝維修的問題;車輛在碰撞過程中,電池模組受損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種底盤組件,包括:
底盤,其設置有多個安裝位,用于安裝電池模組;
快卸裝置,所述電池模組通過所述快卸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位上,所述快卸裝置受控制系統控制;
電壓電連接組件,其與所述電池模組快插電性連接,受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壓電連接組件包括:
高壓電連接組件,其與所述電池模組快插電性連接,且受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低壓電連接組件,其與所述電池模組快插電性連接,且受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高壓電連接組件包括:
第一快插接頭;
高壓電連接模塊,其通過所述第一快插接頭與所述電池模組電性連接;
所述第一快插接頭與所述控制系統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快插接頭。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低壓電連接組件包括:
第二快插接頭;
低壓電連接模塊,其通過所述第二快插接頭與所述電池模組電性連接;
所述第二快插接頭與所述控制系統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快插接頭。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熱管理模塊和第三快插接頭,所述熱管理模塊通過所述第三快插接頭與所述電池模組電性連接。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盤包括基礎框架,所述基礎框架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和與所述車架縱梁垂直設置的至少兩個車架橫梁,所述車架橫梁固定于所述車架縱梁上,所述電池模組通過所述快卸裝置固定于所述基礎框架上,所述低壓電連接模塊安裝于所述基礎框架上。
作為一種底盤組件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車架縱梁為兩個,所述車架橫梁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兩個所述車架縱梁上,兩個相鄰的所述車架橫梁之間形成有所述安裝位,所述基礎框架上形成有一排所述安裝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42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