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1544.3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0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大鵬;張志剛;何振;吳志超;周曉紅;崔珍珍;潘先峰;岳彩新;張春燕;翟清翠;張成俊;藺照東;吳競;王曉云;黃嵩;崔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淮北爆破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2B33/00 | 分類號: | F42B33/00;C06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戴明虎 |
| 地址: | 235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工位電 雷管 卡口 | ||
本發明公開了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包括固定支架平臺、轉動主軸、轉動平臺、卡腰卡口機構以及驅動轉動主軸旋轉的動力機構;所述轉動主軸通過軸承組件安裝在固定支架平臺上,所述轉動平臺的頂部為圓盤狀,并且所述轉動平臺固定套接在轉動主軸頂部,所述卡腰卡口機構設置為多組并均勻的環形分布在轉動平臺上,所述動力機構安裝在固定支架平臺內并與轉動主軸的底部驅動連接,所述動力機構驅動轉動主軸間歇式的旋轉和準確停止。本發明的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不僅將原來的串聯工序變成并聯工序,成倍的提高電雷管卡口卡腰環節的工作效率,而且還實現了電雷管卡口卡腰的自動化處理,做到了人機隔離,提高了雷管生產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雷管裝配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
背景技術
電雷管的生產線主要包括裝填線、裝配線。裝填線作業內容是把爆炸材料(引爆劑和延期體等)依照一定順序填裝于基礎雷管中,裝配線的作業內容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將基礎雷管和引火元件的頭部加以配合與密封處理,進而完成卡腰和卡口,最后在雷管上實施激光打碼,完成電雷管的裝配。
當前國內電雷管生產領域的裝配技術和作業水平基本都能實現各工位的連續和自動化生產,包括殼排管、藥劑填裝、藥劑壓實、藥量檢查、延期體填裝以及廢品的篩查及剔除等,均能達到人機隔離的要求,但激光打碼以及驗電仍處于半自動化水平,人工干預仍是必要的輔助措施,而電雷管的卡腰和卡口工位仍舊是人員手工作業,采用人工卡口、卡腰,在一個工位要實現人工插入、氣動(或機械)卡口(卡腰),人工取出的串聯工序,在電雷管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雷管裝配作業是安全事故出現幾率最高的環節,裝配作業中安全事故高發工位是卡口,而且手工作業也影響電雷管的加工效率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實現了電雷管卡口卡腰的自動化處理,無需人員介入,徹底實現了人機隔離,在提高雷管生產的安全性同時提升生產效率。
本發明提出多工位電雷管卡腰卡口機,包括固定支架平臺、轉動主軸、轉動平臺、卡腰卡口機構以及驅動所述轉動主軸旋轉的動力機構;
所述轉動主軸通過軸承組件安裝在所述固定支架平臺上,所述轉動平臺的頂部為圓盤狀,并且所述轉動平臺固定套接在所述轉動主軸的頂部,所述卡腰卡口機構設置為多組并均勻的環形分布在所述轉動平臺上,所述動力機構安裝在所述固定支架平臺內并與所述轉動主軸的底部驅動連接,所述固定支架平臺的臺面上還安裝有與所述卡腰卡口機構相配合的凸輪機構。
優選的,所述轉動平臺包括轉動底板和轉動工作臺,所述轉動底板、所述轉動工作臺均通過螺栓套接在所述轉動主軸上并與所述轉動主軸同步轉動。
優選的,所述卡腰卡口機構包括兩個撥叉機構、壓桿、支撐柱、軸承和卡頭;
所述卡頭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轉動工作臺的下表面;
所述轉動底板上對應所述卡頭的位置處垂直安裝有支撐柱;
所述壓桿共設兩根,兩根所述壓桿通過所述軸承從高至低依次轉動安裝在所述支撐柱上,兩根所述壓桿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撥叉機構相連接,兩根所述壓桿的另一端均連接有與所述凸輪機構相配合的滾輪,兩個所述壓桿之間、位于低處的壓桿和轉動底板之間均連接有彈簧,并且所述彈簧設置于靠近所述滾輪的位置處;
兩個所述撥叉機構通過連桿與所述卡頭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頭包括上蓋和外殼;
所述上蓋的中心處預留有供雷管插入的導向孔,所述轉動工作臺上開設有與圓孔共中心軸線的斜錐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淮北爆破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淮北爆破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15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