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特征標識肽段鑒別三文魚種類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0121.X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4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穎;張九凱;馬聰聰;韓建勛;邢冉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宋凌林 |
| 地址: | 1001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特征 標識 鑒別 魚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特征標識肽段鑒別三文魚種類的方法。所述特征標識肽段即多肽標志物包括大西洋鮭、大馬哈魚和虹鱒所獨有的特征肽段,其中大西洋鮭的特征肽氨基酸序列為AADTFNFK、YIIESVGNIR、AAVPSGASTGIHEALELR和NGLMIAEIEELR,大馬哈魚特征肽的氨基酸序列為LLATLYPAAPPEDK,虹鱒特征肽序列為AADSFNFK和ISALDLSGDQAALMEMLK。本發明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檢測,找到的專屬性特征多肽,實現了對常見三文魚種類的鑒別,為準確區分大西洋鮭及其近源物種大馬哈魚和虹鱒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檢測三文魚種類(大西洋鮭、大馬哈魚和虹鱒)的特征肽組合及方法。
背景技術
三文魚(Salmon)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屬于大中型冷水域洄游魚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水域,共包括3個亞科、7個屬,約67種魚。市場上常見的紅肉三文魚有大西洋鮭(
傳統的肉類鑒別方法為核酸檢測技術和光譜等智能無損檢測技術。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基于質譜技術的蛋白質組學技術由于其高選擇性、高分辨能力、高通量等優點,在鑒偽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技術通過對物種蛋白質或者肽段的分離和鑒定,找到表明物種身份的特征標志物,來確保物種的真實屬性等。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從蛋白質角度出發,尋找鑒別物種的新方法。物種特異性肽段標志物的找尋是在對樣品全蛋白進行質譜分析后的基礎上對質譜數據進行轉化和進一步篩選,找到每個物種的特征肽段,以此為該物種的身份標志物進行物種鑒定的方法。從蛋白角度入手,尋找能表征各個物種身份的穩定特征肽段,可以實現物種的精準鑒別。
目前國內外尚無利用質譜技術對三文魚不同物種進行準確區分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于提供一種專屬性特征肽段及用其鑒別常見三文魚種類的方法,建立了從多肽水平對不同三文魚種類進行鑒別的技術,填補了國內外常見三文魚種類鑒別的空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三文魚種類的特征多肽組合,包括大西洋鮭(
(1)大西洋鮭的特征多肽氨基酸序列為:AADTFNFK(SEQ ID NO.1),YIIESVGNIR(SEQ ID NO.2),AAVPSGASTGIHEALELR(SEQ ID NO.3),NGLMIAEIEELR(SEQ ID NO.4);
(2)大馬哈魚的特征多肽氨基酸序列為:LLATLYPAAPPEDK(SEQ ID NO.5);
(3)虹鱒的特征多肽氨基酸序列為:AADSFNFK(SEQ ID NO.6),ISALDLSGDQAALMEMLK(SEQ ID NO.7)。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多肽標志物包括所述組(1)—(3)特征多肽的全部三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01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