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55764.5 | 申請日: | 202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7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善;王德猛;李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勞動技師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D65/78 | 分類號: | F16D6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50022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冷卻 汽車 制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屬于汽車制動鼓技術領域,其包括輪芯,所述輪芯的外表面卡接有制動鼓,所述輪芯的上表面卡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卡接在制動鼓的右側面,所述出水管的右端與軟管的左端接通。該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通過設置固定塊、滑塊和滑槽,當工作人員需要將制動鼓內的水排出時,通過按鈕擠壓擠壓桿,擠壓桿向左移動,擠壓桿帶動滑塊向左移動,滑塊向左擠壓伸縮桿和第一彈簧脫離滑槽內,利用第二彈簧的彈力將支撐板和固定塊向外彈出,軟管脫離木塞,工作人員可通過出水管和軟管向外排水,可以將制動鼓內的水資源排出,避免水流到輪胎表面造成損傷,降低了對輕型車輛造成的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鼓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
背景技術
制動鼓是鼓式制動器的摩擦偶件,除應具有作為構件所需要的強度和剛度外,還應有盡可能高而穩定的摩擦系數,以及適當的耐磨性、耐熱性、散熱性和熱容量等,現有的汽輪制動鼓采用自循環冷卻的方式進行冷卻,但在進行水源更換時,出水口內的水溫度過高,直接流到輪胎上會導致輪胎受到損傷,從而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易對輕型車輛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解決了在進行水源更換時,出水口內的水溫度過高,直接流到輪胎上會導致輪胎受到損傷,從而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易對輕型車輛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包括輪芯,所述輪芯的外表面卡接有制動鼓,所述輪芯的上表面卡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卡接在制動鼓的右側面,所述出水管的右端與軟管的左端接通,所述軟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位于卡槽內,所述卡槽開設在制動鼓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塊的左側面開設有滑槽內。
所述滑槽內卡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左側面與伸縮桿和第一彈簧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套接在伸縮桿的外表面,所述伸縮桿和第一彈簧的左端與凹槽內壁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凹槽開設在卡槽內壁的左側面,所述滑塊的上表面與擠壓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擠壓桿位于擠壓槽和限位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卡槽內壁的上表面與兩個第二彈簧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底端與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下表面與固定塊的上表面搭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卡槽內壁的上表面與木塞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擠壓桿的右端設置有按鈕。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輪芯的上表面卡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卡接在制動鼓的右側面,所述入水管的左端與制冷裝置的右側面接通,所述制冷裝置卡接在制動鼓的右側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制冷裝置的左側面與連接管的右端接通,所述連接管卡接在制動鼓的右側面,所述連接管卡接在蓄水箱的下表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蓄水箱卡接在制動鼓的下表面,所述蓄水箱的下表面卡接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卡接在制動鼓的下表面,所述進水管的底端設置有開關。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該自循環冷卻的汽車制動鼓裝置,通過設置固定塊、滑塊和滑槽,當工作人員需要將制動鼓內的水排出時,首先通過按鈕擠壓擠壓桿,擠壓桿向左進行移動,擠壓桿帶動滑塊向左移動,滑塊向左擠壓伸縮桿和第一彈簧脫離滑槽內,利用第二彈簧的彈力將支撐板和固定塊向外彈出,軟管脫離木塞,工作人員可通過出水管和軟管向外進行排水,可以將制動鼓內的水資源排出,避免水流到輪胎表面造成損傷,降低了對輕型車輛造成的安全隱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勞動技師學院),未經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勞動技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557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