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9882.7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41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響;朱大安;薛罡;李金城;顧霞;徐先寶;陳紅;張艾;郭志超;宋健;劉亞男;錢雅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6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危廢熱 催化 高效 減量雙釜 工藝設備 | ||
1.一種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進口與有機廢物進料系統(24)連接的配料釜(27),配料釜(27)的物料出口分別連接主反應釜一(31)和主反應釜二(36),主反應釜一(31)、主反應釜二(36)的物料出口連接冷卻釜(42)的物料進口,冷卻釜(42)的物料出口連接固液分離系統(47);主反應釜一(31)和主反應釜二(36)的蒸汽進口與蒸汽系統(35)的出口連接;主反應釜一(31)的蒸汽出口連接配料釜(27)的蒸汽進口和主反應釜二(36)的蒸汽進口;主反應釜二(36)的蒸汽出口連接配料釜(27)的蒸汽進口和主反應釜一(31)蒸汽進口;冷卻釜(42)的蒸汽出口連接配料釜(27)的蒸汽進口,配料釜(27)的不凝氣出口連接VOCs處理系統(23);配料釜(27)的冷卻水出口(25)連接冷卻釜(42)的冷卻水進口(40),冷卻釜(42)的冷卻水出口(42)連接配料釜(27)的冷卻水進口(26),組成冷卻水循環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27)的物料出口依次通過第一閥門(29)、第一泵(30)、第二閥門(19);第一泵(30)的出口端還通過第三閥門(20)與主反應釜二(36)的物料進口連接;主反應釜一(31)的物料出口依次通過第四閥門(33)、第二泵(34)連接冷卻釜(42)的物料進口;主反應釜二(36)的物料出口依次通過第五閥門(38)、第三泵(39)連接冷卻釜(42)的物料進口;冷卻釜(42)的物料出口依次通過第六閥門(43)、第四泵(44)連接固液分離系統(47);水處理系統(7)的液體出口依次通過第五泵(6)、第七閥門(1)連接配料釜(27)的物料進口;第五泵(6)的出口端還分別通過第八閥門(3)、第九閥門(5)分別連接主反應釜一(31)、主反應釜二(36)的物料進口;主反應釜一(31)的蒸汽出口、主反應釜二(36)的蒸汽出口分別通過第十閥門(4)、第十二閥門(9)連接配料釜(27)蒸汽進口處的第十一閥門(2);冷卻釜(42)的蒸汽出口通過第十三閥門(46)連接配料釜(27)的蒸汽進口;配料釜(27)的不凝氣出口通過第十四閥門(22)連接VOCs處理系統(2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閥門(29)、第二閥門(19)、第三閥門(20)、第四閥門(33)、第五閥門(38)、第六閥門(43)、第七閥門(1)、第八閥門(3)、第九閥門(5)、第十閥門(4)、第十一閥門(2)、第十二閥門(9)、第十三閥門(45)、第十四閥門(22)均為氣動球閥;第一泵(30)為螺桿泵;第二泵(34)和第三泵(39)均為凸輪式雙轉子泵;第四泵(44)為氣動隔膜泵;第五泵(6)為潛水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27)內設有第一攪拌電機(21)和第一冷凝盤管(28);主反應釜一(31)內設有第二攪拌電機(17),主反應釜一(31)上設有第一溫度計(18)、第一壓力表(16)和第一安全閥(15);主反應釜二(36)內設有第三攪拌電機(11),主反應釜二(36)上設有第二溫度計(13)、第二壓力表(12)、第二安全閥(10);冷卻釜(42)內設有第二冷凝盤管(4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處理系統(7)采用蒸發處理和膜分離工藝處理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VOCs處理系統(23)采用催化光解、等離子體和活性炭吸附中的至少一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離系統(47)采用離心機、疊螺機或壓濾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危廢熱催化高效減量雙釜工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應釜一(31)、主反應釜二(36)還分別與惰性氣路一(14)、惰性氣路二(8)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988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