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盤旋試飛數據巡航耗油特性的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9153.1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91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馮宇鵬;程家林;黃祥;胡沛;韓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8 | 分類號: | G06F30/28;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劉軍 |
| 地址: | 61009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盤旋 試飛 數據 巡航 耗油 特性 修正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盤旋試飛數據巡航耗油特性的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取高度點、速度點和飛行狀態,計算不同滾轉角穩定盤旋時的小時耗油量;b、耗油特性修正;c、通過函數關系計算發動機的小時耗油量;e、修正至目標重量,包括盤旋耗油量計算和平飛耗油量計算;通過性能數據修正至目標重量平飛狀態的小時耗油量;通過計算不同滾轉穩定盤旋時的小時耗油量、發動機的小時耗油量和平飛狀態下的耗油量,能在不同速度的情況下進行試飛數據的分析計算,可靠準確的得到盤旋和平飛的耗油量數據,同時,通過選取多組不同滾轉角的穩定盤旋,能夠更改穩定盤旋的角度便可得到多組有效的試飛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盤旋試飛數據巡航耗油特性的修正方法。
背景技術
飛機巡航段的耗油特性對于飛機的航程航時性能有很重要的影響,直接關系到飛行試驗中,飛機航程航時性能指標的可達性,然而,在試飛階段,由于飛機投產時間的約束、試飛成本的制約、飛行架次數量的限制,巡航段的試飛數據不足以覆蓋飛機所有的耗油特性樣本點,造成了耗油特性分析時的數據短缺,影響后續的試飛計劃和試飛進度,因此,在試飛過程中,為了更多的得到飛機不同樣本點(狀態)對應的耗油特性,解決因為數據短缺影響試飛進度的現場問題,需要從不同飛行過程得到巡航段的耗油特性數據。
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關于從不同飛行過程中獲得巡航段的耗油特性數據,其中,從機動動作飛行中得到巡航段的耗油特性數據是一種典型的方法,例如,盧希榮[1]等提出了在從水平機動飛行動作中,選取法向過載為0g的時刻點,得到此刻飛行的耗油特性,并從中確定航程性能的試飛方法以及數據分析方法。但是,以往的方法有以下不足:一、飛行動作是瞬時的,考慮油量傳感器的誤差,無法精確的計量出動作執行期間的耗油量;二、執行飛行動作時,飛機的重量唯一,不能高效的在同一次飛行中獲取多組試飛數據。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盤旋試飛數據巡航耗油特性的修正方法,能夠基于穩定盤旋試飛,試飛動作處于穩態,耗油量數據能夠可靠準確的計量,同時,更改穩定盤旋的角度便可得到多組有效的試飛數據。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盤旋試飛數據巡航耗油特性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選取高度點、速度點和飛行狀態,在相同高度、速度和飛機重量的情況下,選取不同的滾轉角n個,建立穩定盤旋,得到不同的滾轉角下的小時耗油量,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Wpx為小時耗油量,△Wpx為盤旋的油耗,△Tpx為盤旋的時間;
b、耗油特性修正,包括穩定盤旋力學模型和發動機力學模型;
所述穩定盤旋力學模型的方程組如下:
L cosφ=G (2)
T=D (3)
CD=CD0+A·CL2 (6)
其中,L為飛機的升力,G為飛機的重力,T為發動機的推力,D為飛機的阻力,ρ為密度,V為速度,S為參考面積,CL為升力系數,CD為阻力系數,CD0為型阻,A為升致阻力因子,φ為滾轉角;
所述發動機力學模型的方程如下:
W=C0+C1T (7)
其中,W為發動機的小時耗油量,C0和C1分別為燃油消耗率的0階和1階推力系數,T為發動機的推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91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態環境三維重建方法
- 下一篇:一種罩光粉的制備工藝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