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6804.1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7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申建;王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英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35/06;C08L91/06;C08L91/00;C08K13/04;C08K7/26;C08K5/098;C08K5/11;C08K5/12;C08K5/134;C08F222/40;C08F220/18;C08F212/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韓立峰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硬質 pvc 及其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00?120份PVC,5?10份耐高溫共聚物,10?15份氣相二氧化硅,5?10份增塑劑,1?3份抗氧劑,0.5?2份硬脂酸鈣,3?5份微晶石蠟,4?8份環氧亞麻子油;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的生產工藝;步驟S2中將化合物、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進行共聚,制備出一種耐高溫的共聚物,加入苯乙烯能夠提升共聚物之間的相容性,苯乙烯上的苯環能夠增大共聚物的空間位阻,而且聚乙烯是柔性基團,能夠時鏈段的運動能力增強,在共聚時能夠提升化合物、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彼此間的相容性,進而增強體系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PVC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PVC管材因具有力學性能好,絕緣性能好,耐腐蝕性強,使用壽命長,重量輕、易于運輸、安裝等諸多優點,廣泛應用于各種給水工程中。近幾年,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PVC給水管材的性能要求愈來愈高,目前市場上的PVC給水管材耐高溫性能較差,在高溫條件下容易軟化,無法長期工作,大大降低了PVC管的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應用范圍。
中國發明專利CN101696306B公開了一種耐熱、耐磨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材中含有氯化聚氯乙烯樹脂(CPVC)。本發明充分利用了CPVC與PVC樹脂化學極性相同的原理,把它加入PVC樹脂中,一方面利用了CPVC耐高溫和耐磨損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利用了PVC樹脂容易加工,價格低廉,而且管材的承壓能力高的特點,制造出價格低廉、耐熱、耐磨損的PVC管材。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及其生產工藝。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目前市場上的PVC給水管材耐高溫性能較差,在高溫條件下容易軟化,無法長期工作,大大降低了PVC管的使用壽命,而向其中加入多元熱穩定劑,而多元熱穩定劑之間相容性差,無法保障體系的穩定性。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00-120份PVC,5-10份耐高溫共聚物,10-15份氣相二氧化硅,5-10份增塑劑,1-3份抗氧劑,0.5-2份硬脂酸鈣,3-5份微晶石蠟,4-8份環氧亞麻子油;
該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由如下方法制成:
第一步、將PVC、氣相二氧化硅、增塑劑和抗氧劑加入入捏合機中進行捏合,待摩擦生熱至90-100℃時排入冷混機中降溫,直至溫度降至50℃時出料,得到混合料A;
第二步、將耐高溫共聚物、硬脂酸鈣、微晶石蠟和環氧亞麻子油加入捏合機內進行捏合,待摩擦生熱至75-80℃時排入冷混機中降溫,直至溫度降到45℃時出料,得到混合料B;
第三步、將混合料A和混合料B混合均勻送至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制得所述耐高溫的硬質PVC管件。
進一步地,該耐高溫共聚物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驟S1、將N-苯基馬來酰胺酸和丙酮加入裝有去離子水的三口燒瓶中,45-55℃水浴加熱并磁力攪拌30-45min,之后依次加入三乙胺和醋酸鈉,升溫至60℃繼續攪拌10min,加入乙酸酐和對苯二酚,在此溫度下反應1h,之后蒸發除去溶劑,冷析、過濾,制得化合物,控制N-苯基馬來酰胺酸、丙酮、三乙胺、醋酸鈉、乙酸酐和對苯二酚的重量比為1∶7-8∶0.02∶0.008∶1∶0.01-0.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英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英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68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