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6333.6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6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泉;趙劍鋒;陳仁義;劉任重;徐文軍;蘭建偉;單長慶;黃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能源資源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合眾清潔能源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4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儉良;王少虹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油 垃圾 滲瀝液 預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方法及系統,預處理方法包括:S1、將含油垃圾滲瀝液進行厭氧發酵處理,獲得厭氧出水;S2、將厭氧出水與碳源補給液進行均衡混合,獲得反應液;S3、往反應液中加入藥劑形成絮體,絮體吸附反應液中的油脂;S4、往反應液中加入溶氣水形成混合液,其中吸附油脂后的絮體與溶氣水充分混合接觸形成懸浮絮體;S5、將混合液進行分離處理,獲得清液;S6、將清液依次進行反硝化和硝化處理,再經過MBR膜池進行固液分離,獲得預處理產水。本發明用于含油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將含油垃圾滲濾液中的動植物油和殘渣去除,提高后續深度處理工藝的進水水質,解決因垃圾滲濾液中油脂含量大而影響處理系統正常工作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含油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應用于餐飲廢水、廚余垃圾處理領域。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處置正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很多地區沒有單獨的餐廚垃圾處理系統,餐廚垃圾運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餐廚垃圾中的動植物油進入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后會影響微生物的代謝規律,改變污泥性狀與沉降性能,引起超濾膜的污堵,使膜系統的通量急劇下降,從而造成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的減產,并增加化學清洗頻次,降低膜系統的使用壽命,增加系統運行成本。
此外,生化系統的性能波動會引起出水水質的改變,降低COD的去除效果,從而影響后續深度處理工藝的性能和系統最終出水的水質。因此在預處理階段去除動植物油,提高系統對含油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去除含油垃圾滲瀝液中動植物油等的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方法及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含油垃圾滲瀝液的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含油垃圾滲瀝液進行厭氧發酵處理,獲得厭氧出水;
S2、將所述厭氧出水與碳源補給液進行均衡混合,獲得反應液;
S3、往所述反應液中加入藥劑并攪拌混合,在所述反應液中形成絮體,所述絮體吸附所述反應液中的油脂;
S4、往所述反應液中加入溶氣水形成混合液,其中吸附油脂后的絮體與所述溶氣水充分混合接觸形成懸浮絮體;
S5、將所述混合液進行分離處理,去除懸浮絮體,獲得清液;
S6、將所述清液依次進行反硝化和硝化處理,去除其中的有機物和氨氮污染物,再經過MBR膜池進行固液分離,獲得預處理產水。
優選地,步驟S1中,通過厭氧發酵處理,所述含油垃圾滲瀝液中的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可溶性有機物,可溶性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脂肪酸、醇類,并進一步轉化為乙酸、甲烷,降低有機污染物濃度。
優選地,步驟S2中,所述碳源補給液的COD值為55000-70000mg/L;所述厭氧出水與所述碳源補液的混合比例為75:25~90:10。
優選地,步驟S3中,將所述反應液的pH調節至堿性后加入藥劑;所述藥劑包括混凝劑和絮凝劑。
優選地,步驟S5中,所述分離處理在分離池中進行;所述分離池的上層設有刮渣機和污泥槽,所述污泥槽的底部為排泥泥斗;
分離處理時,所述混合液中的懸浮絮體經所述刮渣機刮至所述污泥槽并可沉降進入排泥泥斗,去除懸浮絮體后的清液通過所述分離池的集水管導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能源資源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合眾清潔能源研究院,未經深圳能源資源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合眾清潔能源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63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