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疊共軸外科手術控制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1614.2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3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戚敏俊;張希蘭;劉珊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6T7/70 | 分類號: | G06T7/70;G06T7/00;A61B34/10;A61B34/30;G16H40/67;G16H10/60;G06F21/60;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 地址: | 21300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疊 外科手術 控制 方法 系統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疊共軸外科手術控制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包括:采集圖像信息,獲取病例信號,得到病例信息,建立預設模型;分析預設模型,獲取手術區域,通過大數據計算手術處理方式,得到手術信息,根據手術信息獲取機械手信號,分析機械手狀態信息,獲取交疊區域,得到交疊信息;擬合交疊區域與手術區域,得到區域偏差率,當區域偏差率大于預設閾值時,獲取修正信息,根據修正信息對機械手狀態信息進行修正;通過傳感節點將手術信息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機械手進行適配性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控制領域或醫學領域、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處理,尤其涉及一種交疊共軸外科手術控制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將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手術控制系統中,通過大數據分析,自動定位手術部位,然后將手術數據通過物聯網自動識別、傳輸,然后通過區塊鏈進行對手術數據進行永久保存,保證數據安全性的同時,又能提高數據傳輸的時效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交疊共軸外科手術控制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交疊共軸外科手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圖像信息,獲取病例信號,得到病例信息,建立預設模型;
分析預設模型,獲取手術區域,通過大數據計算手術處理方式,得到手術信息;
根據手術信息獲取機械手信號,分析機械手狀態信息,獲取交疊區域,得到交疊信息;
將交疊區域與手術區域進行比較,得到區域偏差率;
判斷區域偏差率是否大于預設偏差率閾值;
當區域偏差率大于預設偏差率閾值時,獲取修正信息,根據修正信息對機械手狀態信息進行修正;
通過傳感節點將手術信息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機械手進行適配性操作。
優選的,所述預設模型包括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具體為:
采集病人圖像信息,通過云計算得到病人數據;
將數據輸入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通過大數據訓練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獲取反饋信息;
根據反饋信息定位手術部位,控制器控制機械手預定方式動作進行調整交疊信息。
優選的,根據手術信息獲取機械手信號,分析機械手狀態信息,獲取交疊區域,得到交疊信息,具體包括:
分別獲取第一導向件動作信號與第二導向件動作信號,分別記為第一信號、第二信號;
計算第一導向件與第二導向件偏轉角度,記為第一角度、第二角度,根據偏轉角度獲取機械手初始狀態信息,得到機械手初始交疊信息;
根據手術信息,控制機械手動作,獲取機械手實時交疊信息;
對實時交疊信息進行去邊緣化處理。
優選的,獲取病床初始位置信息,根據手術信息,獲取移動信號,得到移動信息;
通過移動信息調整病床位置,采集病人圖像信息,
比對病人圖像信息與標準圖像信息,獲取偏差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未經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16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