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互聯網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及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8506.X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1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杜棟棟;田野;胡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6/27 | 分類號: | G06F16/27;G06F21/62;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互聯網 數據 資產 確權 交易 方法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業互聯網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及平臺。本方法為:1)對數據所有方申請注冊的數據D1分配標識ID1、生成摘要A1,然后將ID1、A1上傳至區塊鏈并為D1設置智能合約;2)標識解析系統收到數據使用方的數據使用請求時,返回ID1及A1;3)標識解析系統將D1的訪問路徑發給智能合約引擎;4)智能合約引擎判定使用方滿足智能合約后,獲取ID1對應的認證信息;5)根據D1的訪問路徑與使用權從所有方獲取數據D1,然后生成數據D2并創建數據標識ID2及摘要A2傳至權限鏈;6)根據ID2的數據訪問路徑獲取D2并發送給使用方;7)將數據D1的使用記錄、ID2與ID1之間的溯源關系上傳至存證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和標識解析的工業互聯網數據(以下簡稱“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及平臺,包括使用標識解析系統為數據注冊并分配標識,使用區塊鏈系統管理數據的摘要信息、使用情況和交易記錄,明確數據所有方對數據的擁有權和數據使用方對數據的使用權,對數據使用及交易情況進行溯源、跟蹤、記錄,完成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背景技術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及相關技術正不斷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是以工業互聯網為新型基礎設施產生的數據,是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工業互聯網數據作為資產正逐漸形成共識,數據只有通過流通才能挖掘更大價值。當前數據被困囿于各式各樣的信息系統及平臺所形成的“信息孤島”與“數據煙囪”當中,數據使用率較低,數據價值沒有充分發揮,缺乏良好的數據共享、交易機制,阻礙了數據的自由流動流通,數據確權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類似于互聯網域名系統(DNS),為全球制造業發展和工業互聯網普及提供關鍵資源和基礎服務,以及跨國家、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全球信息互聯互通能力,是整個工業互聯網網絡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核心包括標識編碼、標識解析系統、標識數據服務等三個部分。
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賬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趨^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以及標識解析在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的關鍵作用,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區塊鏈和標識解析的工業互聯網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基于區塊鏈和標識解析的工業互聯網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及平臺,來解決數據所有方擔憂的數據確權問題及傳統的數據交易后數據被拷貝導致的數據控制權丟失問題,同時完成對數據使用方使用數據的跟蹤、記錄、溯源,切實保障數據交易雙方的權益,促進數據流通,最大化數據價值。
通過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數據確權和數據交易方法,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其它第三方平臺的數據所有方可以通過標識解析及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技術保障其對數據的所有權及相關權益。同時,通過數據交易及“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方式為數據使用方提供了獲取數據使用權的渠道,保障了雙方各自的權益,達到促進數據交易、數據流通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工業互聯網數據資產確權和交易方法,其步驟包括:
1)利用標識解析系統對數據所有方申請注冊的數據D1進行注冊并為該數據D1分配數據標識ID1、生成數據摘要A1,然后將數據標識ID1及數據摘要A1上傳至區塊鏈,區塊鏈對該數據D1驗證通過后進行廣播并為該數據D1設置智能合約;所述數據摘要A1的信息包含該數據D1的訪問路徑、使用規則、認證信息;
2)標識解析系統收到數據使用方發出的對該數據的數據使用請求時,返回該數據標識 ID1及數據摘要A1給該數據使用方;
3)標識解析系統收到該數據使用方發出的查詢請求時,將該數據D1的訪問路徑發給智能合約引擎;該查詢請求包括該數據標識ID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未經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85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