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YO15A基因突變體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8136.X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84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彭智宇;孫宇;向嘉樂;陳森;謝文;李丹;宋娜娜;方星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2 | 分類號: | C12N15/12;C07K14/47;C12Q1/6883;G01N33/68;A61K49/00;A61K45/00;A61P2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陽 |
| 地址: | 518083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yo15a 基因 突變體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MYO15A基因突變體及其應用。提供了一種基因突變,與野生型MYO15A基因相比,具有c.2802_2812delTCCCACCCAAC突變和/或c.5681TC突變。該基因突變是可檢測的,通過檢測該基因突變在生物樣品中是否存在,可以有效地檢測生物樣品是否患非綜合征型耳聾。通過檢測該基因突變,擴展和完善了遺傳性聽力損失疾病的檢測和研究,為該疾病的診斷或治療提供了新的檢測位點以及新的檢測方法和途徑。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MYO15A基因突變體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耳聾(hearing loss,HL)是最常見的感官功能障礙類疾病,相當一部分的耳聾患者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通過基因檢測手段確定耳聾發病的分子機制,從而進一步采取產前基因診斷和干預措施,是降低耳聾發生率的有效手段,也是耳聾防治的根本途徑之一。根據是否有并發的其他臨床表型,遺傳性耳聾可分為綜合征型耳聾(syndromic hearingloss,SHL)和非綜合征型耳聾(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
非綜合征型耳聾在先天性遺傳性耳聾中占70%左右,其中又有75%-80%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utosomal recessive,AR)。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00個基因座(loci)與常染色體隱性耳聾相關聯,這些基因座被命名為DFNB。由不同致病基因導致的非綜合征型耳聾在發病年齡、聽力損失程度、進行性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確定耳聾發病的致病基因有助于為患者選取合適的聽力干預手段,更好地提高耳聾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遺傳性耳聾相關基因得到鑒定,為遺傳性耳聾的分子學診斷提供了基礎,使得更多的遺傳性耳聾患者得到診斷與治療。然而,由于遺傳性耳聾具有很強的遺傳異質性,目前仍有大量的致病基因未被鑒定,所以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仍需要加強基因鑒定方面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一種MYO15A基因突變體及其應用。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是基于發明人的下列認知和發現所完成的:
全外顯子測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應用頻率最高的基因組測序方法。外顯子是人基因組的蛋白編碼區域,利用序列捕獲技術可以將其DNA捕獲并且富集。雖然外顯子區域僅占全基因組1%左右,卻包含了85%的致病突變。相比全基因組測序,全外顯子測序更加經濟、高效。外顯子組測序主要用于識別和研究與疾病、種群進化相關的編碼區及UTR區域內的變異。結合大量的公共數據庫提供的外顯子數據,有利于更好地解釋所得變異與疾病的關系。
發明人針對自行收集的一例常染色體隱性非綜合征型耳聾Trio家系(父母+先證者),通過全外顯子測序、家系分析聯合Sanger測序驗證的方法進行致病突變檢測和驗證。最終,根據各項檢測結果,發明人確定了常染色體隱性非綜合征型耳聾的新致病突變位點——MYO15A基因的c.2802_2812delTCCCACCCAAC突變,且該突變與患者另一條染色體上同一個基因的突變c.5681TC構成復合雜合(in trans),導致了常染色體隱性非綜合征型耳聾的發生。
MYO15A基因位于DFNB3基因座上,包括66個外顯子,編碼三個獨特的亞型,其中之一是肌球蛋白15。肌球蛋白15是維持正常聽力所必需的,因此MYO15A基因對傳遞知覺的毛細胞靜纖毛的發育和維持有重要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未經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81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