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型人工韌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4907.8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46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程飚;潘建鋒;梁文清;付強;劉彥斌;葛恒安;趙斌安;蔡秋晨;薛超;吳鵬;王野舟;陳憶超;張英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軍 |
| 主分類號: | C12N5/0775 | 分類號: | C12N5/0775;A61L27/40;A61L27/18;A61L27/22;A61L27/36;A61L27/38;A61L27/46;A61L27/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王偉珍 |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型 人工 韌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復合型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連接的第一骨隧道部分、關節腔部分以及第二骨隧道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骨隧道部分與所述第二骨隧道部分均由骨隧道紡絲編織形成圓棒狀,
所述關節腔部分由關節腔紡絲編織形成圓棒狀,
所述骨隧道紡絲及所述關節腔紡絲均包括由PET紗線組成的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上的聚己內酯層以及包裹在所述聚己內酯層上的明膠外層,
所述骨隧道紡絲的所述聚己內酯層中均勻分布有納米羥基磷灰石,所述明膠外層中均勻分布有外泌體,
所述關節腔紡絲的所述聚己內酯層中無所述納米羥基磷灰石,
所述關節腔紡絲的結構與所述骨隧道紡絲的結構相同,
所述外泌體為脂肪干細胞外泌體或者誘導多能干細胞外泌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芯層的縱剖面呈圓形,直徑為200 μm~260 μm,所述聚己內酯層的厚度為80μm~150 μm,所述明膠外層的厚度為80 μm~150 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納米羥基磷灰石與所述聚己內酯的比值為20 μg/g~100 μg/g,所述納米羥基磷灰石的粒徑為20 nm~70 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
其中,以所述骨隧道紡絲及所述關節腔紡絲作為緯線,以PET線或者所述關節腔紡絲作為經線,所述經線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復合型人工韌帶的軸向一致。
5.一種復合型人工韌帶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PET線或者關節腔紡絲作為經線,以骨隧道紡絲及所述關節腔紡絲作為緯線,并且按照所述骨隧道紡絲、所述關節腔紡絲及所述骨隧道紡絲的順序,通過針織工藝織成由依次連接的第一骨隧道部分、關節腔部分及第二骨隧道部分組成的三維針織支架,然后將所述三維針織支架卷起來得到圓棒狀物體,即所述復合型人工韌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骨隧道紡絲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
步驟1,將聚己內酯溶于四氫呋喃中配制成聚己內酯溶液,加入納米羥基磷灰石作為誘導因子,得到聚己內酯復合紡絲液;
步驟2,將明膠溶于六氟異丙醇中配置成明膠溶液,加入外泌體作為誘導因子,得到外泌體明膠復合紡絲液;
步驟3,將PET紗線置于電紡納米纖維紗線制備設備中作為芯層,利用旋轉漏斗將所述聚己內酯復合紡絲液加捻到所述芯層上,得到聚己內酯層,形成PET-聚己內酯雙層結構,再利用旋轉漏斗將所述外泌體明膠復合紡絲液加捻到所述聚己內酯層上,最后由接收輥收集,得到連續的所述骨隧道紡絲。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型人工韌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關節腔紡絲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
步驟S1,將聚己內酯溶于四氫呋喃中配制成聚己內酯溶液,得到聚己內酯紡絲液;
步驟S2,將明膠溶于六氟異丙醇中配置成明膠溶液,加入外泌體作為誘導因子,得到外泌體明膠復合紡絲液;
步驟S3,將PET紗線置于電紡納米纖維紗線制備設備中作為芯層,利用旋轉漏斗將所述聚己內酯紡絲液加捻到所述芯層上,得到聚己內酯層,形成PET-聚己內酯雙層結構,再利用旋轉漏斗將所述外泌體明膠復合紡絲液加捻到所述聚己內酯層上,最后由接收輥收集,得到連續的所述關節腔紡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軍,未經李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490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