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4767.4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30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蔡珍;王成;劉永前;譚佳梅;陳昊;熊承陽;韓榮東;孫宜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46 | 分類號: | B21B1/46;B21B37/00;B21B37/74;B21B37/58;C21D8/02;C21D9/5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趙龍驤;馮超 |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sp 采用 鐵素體 軋制 生產 規格 低碳鋼 方法 | ||
1.一種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均熱、除磷、精軋、卷取、保溫罩緩冷五大步驟,其特征在于:
1)均熱:鑄坯厚度為50~60mm,控制鑄坯出爐溫度為990~1030℃,空氣過剩系數為1.2~1.4;
2)除磷:控制除磷壓力為30~40MPa;
3)精軋:精軋為6機架軋制或7機架軋制,精軋開軋溫度為900~950℃,控制F1機架和F2機架的壓下率均為50~60%,F3機架和F4機架壓下率均為38~55%,F1-F2機架間冷卻水為50~70%,F2-F3機架間冷卻水為60~80%,F3-F4機架間冷卻水為80~100%,進入F4后,組織中鐵素體相比例≥95%,其中,
當精軋為6機架軋制時,F4~F6機架的總壓下率為45~70%,控制終軋溫度為760~800℃;
當精軋為7機架軋制時,F4~F7機架的總壓下率為45~70%, 控制終軋溫度為760~800℃,F7機架的速度為9~14m/s;
4)卷取:卷取溫度控制為680~720℃;
5)保溫罩緩冷:鋼卷下線后放入保溫罩中緩冷,緩冷時間≥48h;其中,熱軋低碳鋼產品厚度為1.0~2.0mm,其性能為:屈服強度 180~280MPa,抗拉強度 300~380MPa,延伸率≥38%,屈強比為0.55~0.75,厚度公差控制在±3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鑄坯出爐溫度為990~10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鑄坯厚度為60mm,控制鑄坯出爐溫度為998℃,空氣過剩系數為1.2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除磷壓力為34MP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F1-F2機架間冷卻水為50~60%,F2-F3機架間冷卻水為60~70%,F3-F4機架間冷卻水為90~100%,終軋溫度為760~7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精軋開軋溫度為907℃,F1-F2機架間冷卻水為55%,F2-F3機架間冷卻水為67%,F3-F4機架間冷卻水為94%,終軋溫度為76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F1機架壓下率為54%、F2機架的壓下率為57%;F3機架壓下率為44%、F4機架壓下率為38%、F5機架壓下率為30%、F6機架壓下率為25%和F7機架壓下率為12%;F4-F7總壓下率為5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卷取溫度為700~72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卷取溫度為720℃,F7機架的速度為13.5m/s。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在CSP產線采用鐵素體軋制生產薄規格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熱軋低碳鋼產品厚度為1.9mm,其性能為:屈服強度 180MPa,抗拉強度 317MPa,延伸率為42%,屈強比為0.57,厚度公差控制在±3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476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