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自動調節對接姿態的對接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3518.3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5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擁軍;張榮旺;萬建成;蔡松林;馬勇;孟凡豪;賈寧;郝玉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02 | 分類號: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調節 對接 姿態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自動調節對接姿態的對接裝置和方法,包括:插接組件和承接組件;插接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凸對接頭,凸對接頭的一端與第一底座轉動連接,另一端具有凸部;插接組件通過第一底座固定于一個封網大臂上;承接組件包括第二底座和凹對接頭,凹對接頭的一端與第二底座轉動連接,另一端具有圓錐形凹部,在圓錐形的頂角位置具有與凸對接頭結構相配合的開口;承接組件通過第二底座固定于另個封網大臂上;在將兩個封網大臂連接時,將插接組件的凸對接頭進入凹對接頭的圓錐形凹部,凸部在轉動配合與圓錐面的導向作用下進入開口,通過開口凹對接頭將凸對接頭卡合實現兩個封網大臂的對接。本發明降低了對接時的姿態精度要求,提高了對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跨越架對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自動調節對接姿態的對接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特高壓建設的迅速發展,新建電力線路建設過程中,遇到已建電力線路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需要交叉跨越施工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目前,跨越架作為跨越施工主要的施工機具及安全措施可保障工程安全、高效的開展。
現有的跨越架的對接裝置通常包括推進式和伸縮式,對接裝置包括相互對接的插接組件和承接組件,并分別固定安裝在兩側跨越架封網大臂的端部。對接過程中需要多次調整兩側封網大臂的對接姿態,使得插接組件與承接組件對接,從而實現兩側跨越架封網大臂的對接。
但上述對接裝置的對接過程中,其對兩側跨越架封網大臂的調整精度要求較高,對接難度高且效率低。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可自動調節對接姿態的對接裝置,其改進之處在于,包括:分別連接兩個封網大臂的插接組件(1)和承接組件(2);
所述插接組件(1)包括第一底座(10)和凸對接頭(12),所述凸對接頭(1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底座(10)轉動連接,另一端具有凸部;所述插接組件(1)通過所述第一底座(10)固定于其中一個封網大臂上;
所述承接組件(2)包括第二底座(20)和凹對接頭(22),所述凹對接頭(2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底座(20)轉動連接,另一端具有圓錐形凹部,在所述圓錐形的頂角位置具有與所述凸對接頭(12)結構相配合的開口;所述承接組件(2)通過所述第二底座(20)固定于另個封網大臂上;
在將兩個封網大臂連接時,通過在所述第一底座(10)上轉動所述凸對接頭(12)以及在所述第二底座(20)上轉動所述凹對接頭(22)調整姿態,使得所述凸對接頭(12)對準所述凹對接頭(22),將所述凸對接頭(12)進入凹對接頭(22)的圓錐形凹部,所述凸對接頭(12)的凸部在圓錐面的導向作用和所述凹對接頭(22)及凸對接頭(12)的轉動配合下進入所述開口,通過所述開口所述凹對接頭(22)將所述凸對接頭(12)卡合實現兩個封網大臂的對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座(10)為球形結構,所述凸對接頭(12)一端為與球形凸部配合的結構,另一端為圓柱狀凸部;
所述凸部的長度大于圓錐形的高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座(10)上設置有第一球形蓋(11),所述第一球形蓋(11)與所述第一底座(10)固定連接;
所述凸對接頭(12)與所述第一底座(10)球形凸部配合的結構為第一弧形板(121),所述第一弧形板(1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10)與所述第一球形蓋(11)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一球形蓋(11)上開設有第一套孔(110),所述第一套孔(110)設置有第一彈性套(13);
所述凸對接頭(12)沿水平方向穿設于所述第一彈性套(13)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底座(20)為球形結構,所述凹對接頭(22)一端為與球形凸部配合的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35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解鎖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黑曲霉突變株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