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406095.2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00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柳;張勤勤;楊清;鄭馥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麗勤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17/02 | 分類號: | B64C17/02;B64C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灣沚鎮(zhèn)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飛機 尾部 平衡 裝置 | ||
本發(fā)明涉及航空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包括有安裝在飛機尾部的調節(jié)座、與調節(jié)座鉸接的擺動架和與擺動架底部鉸接或者固定的尾部吊墜,所述調節(jié)座包括有兩個滑道、相互平行的連接軸和銜接軸,所述連接軸和銜接軸的兩端均轉動安裝有與滑道滑動配合的連接座,尾部吊墜上設置有鉸接座,所述擺動架的底端通過鉸接軸與鉸接座轉動連接,所述銜接軸上轉動安裝有驅動氣缸,所述尾部吊墜包括有安裝板和砝碼組件,本發(fā)明的尾部吊墜輔助駕駛員來掌控小型飛機的平衡;機頭在下墜離地面十公分內,通過砝碼組件,自動與裝置整體,避免機頭著地,外場停放時在拆裝發(fā)動機過程中后墜飛機尾部,防止飛機頭部前傾,誤傷人員或飛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航空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小型飛機外場停放在拆裝發(fā)動機過程中,有可能會造成飛機頭部前傾,出現(xiàn)誤傷人員或飛機的情況,小型飛機在學習飛行時,飛機平衡很難把握,機頭和機尾在在設置的范圍內自由活動,小型飛機下落的時候,機頭在下墜離地面十公分內,由于機頭較重,也有可能造成機頭著地,造成人員或飛機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裝在飛機尾部的調節(jié)座、與調節(jié)座鉸接的擺動架和與擺動架底部鉸接或者固定的尾部吊墜,所述調節(jié)座包括有兩個相互平行并安裝在飛機尾部的滑道、相互平行的連接軸和銜接軸,所述連接軸和銜接軸的兩端均轉動安裝有與滑道滑動配合的連接座,所述擺動架的頂端與連接軸轉動配合,尾部吊墜上設置有鉸接座,所述擺動架的底端通過鉸接軸與鉸接座轉動連接,所述銜接軸上轉動安裝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輸出端與鉸接軸轉動連接,所述鉸接軸的軸線與連接軸軸線平行,所述尾部吊墜包括有安裝板和砝碼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和銜接軸的中心線均垂直于滑道的中心線,所述擺動架包括有兩個相互平行的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包括有第一鉸接桿和第二鉸接桿,第一鉸接桿和第二鉸接桿的一端均設置有鉸接頭,兩個鉸接頭通過與連接軸軸線平行的中心軸轉動連接,所有第一鉸接桿遠離中心軸的一端與連接軸轉動連接,所有第二鉸接桿遠離中心軸的一端與鉸接軸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和銜接軸的中心線均垂直于滑道的中心線,所述擺動架包括有兩個相互平行的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包括有第一鉸接桿和第二鉸接桿,第一鉸接桿和第二鉸接桿的一端均設置有鉸接頭,兩個鉸接頭通過與連接軸軸線平行的中心軸轉動連接,所有第一鉸接桿遠離中心軸的一端與連接軸轉動連接,所有第二鉸接桿遠離中心軸的一端與鉸接軸固定連接,所述鉸接軸固定安裝在鉸接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鉸接座安裝在安裝板的中心,所述安裝板遠離鉸接座的一側設置有圓形滑道,圓形滑道上滑動安裝有圓形滑塊,所述圓形滑塊同心安裝有圓形齒圈,所述安裝板在鉸接座所在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設置有與圓形齒圈嚙合的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砝碼組件包括有固定安裝在圓形齒圈上的容納箱,所述容納箱內設置有方格狀骨架,骨架內擺放有若干個砝碼。
進一步的,所述砝碼組件包括有固定安裝在圓形齒圈上的連接圓盤,所述連接圓盤遠離圓形齒圈的一側沿著自身邊緣圓周方向等角度差設置有若干個掛環(huán),其中多個掛環(huán)均掛有砝碼。
進一步的,所有連接座上均設置有螺紋孔,每個螺紋孔螺紋連接有能夠抵觸到滑道的鎖緊螺栓。
本發(fā)明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小型飛機尾部平衡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改進及優(yōu)點:
其一:本發(fā)明的尾部吊墜通過擺動架,能夠使小型飛機在駕駛的過程中,能夠實時調整尾部吊墜在一定幅度內調整位置,從而輔助駕駛員來掌控小型飛機的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麗勤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蕪湖麗勤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60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聚丙烯駐極母粒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平面紅外探測透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