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60943.0 | 申請日: | 202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61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萬雪峰;阮偉程;楊建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車輛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空調及車輛,空調包括第一殼體,第一殼體內設第一腔室,第一殼體內緊鄰第一腔室的一側設第二腔室;第一殼體包括成設定夾角設置的新風側壁和出風側壁;第一殼體的頂壁設分別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通的回風口;第一殼體的新風側壁設和第二腔室相通的第一新風口,第一殼體的出風側壁設和第二腔室相通的第一出風口;第一殼體的底壁設和第一腔室相通的排氣口。本申請中,制冷/制熱和排氣完全獨立,不會發生竄氣,確保空調內部的氣體循環通道正常,不會出現溫度異常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及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的各種類型的車輛,如地鐵、高鐵和輕軌等列車,以及公交車和貨車等體積較大的汽車,為提高駕乘舒適感,一般都設空調,以調節室內溫度。然而目前的空調,新風通道和室內氣體交換通道二者非常容易和排氣通道之間發生干擾,造成竄氣,從而導致空調內的氣體循環通道的溫度異常。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及車輛,以解決空調的竄氣問題和各通道相互干擾的問題,設置相互分隔的腔室,使得新風通道、室內氣體交換通道和排氣通道三者之間均相互獨立,相互之間不會發生干擾,避免造成竄氣,確保空調內的氣體循環通道的溫度正常。
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空調,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設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殼體內緊鄰所述第一腔室的一側設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殼體包括成設定夾角設置的新風側壁和出風側壁;
所述第一殼體的頂壁設分別與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通的回風口;所述第一殼體的新風側壁設和所述第二腔室相通的第一新風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出風側壁設和所述第二腔室相通的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底壁設和所述第一腔室相通的排氣口;來自所述第一新風口的外界空氣進入所述第二腔室的內部,和/或來自所述回風口的部分室內空氣進入所述第二腔室的內部,進入所述第二腔室的內部的空氣經處理后,經所述第一出風口吹出;來自所述回風口的部分室內空氣進入所述第一腔室的內部后,經所述排氣口排出。
如上所述的空調,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為立方體狀,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新風側壁包括所述第一側壁和/或所述第二側壁;所述出風側壁包括所述第三側壁和/或所述第四側壁。
如上所述的空調,其中,所述第二腔室延伸有混合腔,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混合腔相通;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上;所述回風口和所述第一新風口通過所述混合腔與所述第二腔室相通;來自所述第一新風口的外界空氣進入所述混合腔,以及來自所述回風口的部分室內空氣進入所述混合腔,以使進入所述混合腔中的外界空氣和部分室內空氣混合后,再進入所述第二腔室內。
如上所述的空調,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內沿所述第三側壁和/或所述第四側壁設出風通道,所述出風通道分布于所述混合腔的周側;所述第一出風口經所述出風通道和所述第二腔室相通;進入所述第二腔室的內部的空氣經處理后,經所述出風通道之后,再經所述第一出風口吹出。
如上所述的空調,其中,還包括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和所述第一殼體并排設置;所述第二殼體靠近所述第一殼體的一側,和所述第一殼體靠近所述第二殼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殼體內設第三腔室,所述第二殼體的側壁設和所述第三腔室相通的第二新風口,所述第二殼體的底壁設和所述第三腔室相通的第二出風口;來自所述第二新風口的外界空氣進入所述第三腔室的內部,進入所述第三腔室的內部的空氣經處理后,經所述第二出風口吹出。
如上所述的空調,其中,所述第二殼體為立方體狀,包括相對的第五側壁和第六側壁,以及相對的第七側壁和第八側壁;所述第一殼體通過所述第三側壁或第四側壁,和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第七側壁或第八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新風口設于所述第五側壁和/或所述第六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609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任務調度方法及相關設備
- 下一篇:產油量和油氣資產折耗費優化評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