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40843.1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50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淵博;韓清燕;曹子哲;何康;柳亞寧;高燕;馮帆;張學禮;姜天龍;萇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淵博 |
| 主分類號: | E01C3/00 | 分類號: | E01C3/00;E01C3/04;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鄢亞東 |
| 地址: | 2238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路 路基 加固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排水部;第一加固層,其設置在公路路基的底端,第一加固層包括加固底板和加固底板上的第一混凝土層,加固底板設置為多個,加固底板包括盒體和蓋板,盒體頂端設置第一開口,盒體內設置多排第一管體,第一管體通過第二管體與排水部對接;第一管體之間設置柱體,盒體內澆筑混凝土;蓋板扣合在盒體的頂端;柱體內外澆筑混凝土;第二加固層,其設置在第一混凝土層的頂端,包括升降層;控制部,其包括控制器和連接到控制器的沉降智能感應模塊,調整塊體的上下位置,以補償路面的沉降。本發明提高了對公路路基的加固效果,同時便于快速小面積的對路面沉降進行補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路基是軌道或者路面的基礎,是經過開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構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為軌道或者路面鋪設及列車或行車運營提供必要條件,并承受軌道及機車車輛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載的靜荷載和動荷載,同時將荷載向地基深處傳遞與擴散。在縱斷面上,路基必須保證線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與橋梁、隧道連接組成完整貫通的線路,但使用中的公路由于原有路基結構穩固性不夠,以及車輛的重量以及流通的情況,再加上雨水沖擊堆積等,導致路基出現很多處小面積的沉降,從而造成行車的重大安全隱患,提供一種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提高了對公路路基的加固效果,同時便于快速小面積的對路面沉降進行補償。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公路路基加固結構,包括:
排水部,其設置在公路路基的兩側,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主體部和設置在所述排水主體部頂端的引流板;所述排水主體部設置為U型結構,所述引流板的寬度與所述排水主體部U型結構之間的距離適配,所述引流板相鄰公路的一側高于所述引流板的另一側,所述引流板的頂端靠近邊坡的一側設置多個長條形開口。
第一加固層,其設置在所述公路路基的底端,所述第一加固層包括加固底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加固底板上的第一混凝土層,所述加固底板設置為多個,多個所述加固底板沿公路的縱向排列,所述加固底板包括盒體和蓋板,所述盒體頂端設置第一開口,所述盒體內設置多排沿所述公路縱向排布的中空結構的第一管體,所述第一管體通過第二管體與所述路基兩側的所述排水主體部連通;所述第一管體之間設置垂直所述盒體底端的中空結構的柱體,所述盒體內的間隙澆筑混凝土;所述蓋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柱體適配的孔洞,所述柱體穿過所述孔洞,使所述蓋板扣合在所述盒體的頂端;所述柱體的頂端設置第二開口;在所述柱體內以及柱體外側澆筑混凝土,以形成位于所述蓋板頂端的第一混凝土層。
第二加固層,其設置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層的頂端,所述第二加固層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升降層、砂土層、級配碎石層、鋼絲網層以及瀝青層;其中,所述升降層包括升降底板、升降壓板以及多組位于所述升降底板和升降壓板之間的氣缸,所述升降壓板由多組塊體構成,每個塊體下方對應一組氣缸。
控制部,其包括控制器和連接到所述控制器的沉降智能感應模塊,所述沉降智能感應模塊用于定位沉降區域,監測所述沉降區域內的路面沉降量,并將所述沉降區域內對應的所述氣缸的信息發送至所述控制器,以通過所述控制器控制對應的所述氣缸的伸縮,調整所述塊體的上下位置,以補償所述路面的沉降。
優選的是,所述引流板與所述排水主體部連接的具體方式為:所述排水主體部頂端的兩側沿所述公路的延伸方向對稱設置第一卡槽,所述引流板的首端和尾端分別對稱設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內設置卡板,所述卡板的第一端設置移動柱,所述卡板的第二端卡固在所述第一卡槽內,通過所述移動柱的移動,帶動所述卡板的左右移動,所述第一卡槽的內側設置有1-2厘米的沉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淵博,未經劉淵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8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臘腸自動切結貼標收料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用于汽車尾氣二次凈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