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0291.4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0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馮坦;馬蜀超;陳秀;劉國平;繆斯浩;陳猛;徐傲;李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1/00 | 分類號: | F01N11/00;F01N3/022;F01N3/023;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dpf 碳載量 預警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車載T?BOX、云平臺和手機APP,控制器和車載T?BOX安裝于車輛上,云平臺是數據網絡平臺,手機APP安裝于用戶手機上;控制器實時采集車輛的狀態信息,包括轉速、扭矩、油耗、DPF溫度、原機碳排放、DPF碳載量、原機NOx排放、排氣氧濃度;控制器將采集的車輛的狀態信息發送給車載T?BOX,車載T?BOX將車輛的狀態信息發送給云平臺,云平臺根據收集的車輛的狀態信息進行預測,分析計算DPF碳載量達到設定預警值所需的時間,并將該時間發送給手機APP。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可以預測未來碳載量的水平,對碳載量過大進行預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排氣后處理系統的顆粒捕集(DPF)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排放法規的日益嚴格,顆粒排放限值越來越低,因此后處理系統需要增加DPF來降低尾氣中的顆粒排放,顆粒被DPF捕集后顆粒留在DPF壁面。當DPF表面積累較多碳載量時會導致排氣背壓升高,影響經濟性和動力性。當DPF內部碳載量太高,DPF再生時的安全風險就會越大,因此需要嚴格監控DPF碳載量,并實時預警避免碳載量過高。
DPF碳載量分為三個等級L1、L2和L3,當碳載量如果在L1以下,表明車輛在正常行駛,無需進行其他操作;當碳載量如果在L1~L2,則表明碳載量較大,需要進行再生將碳載量燒掉;當碳載量在L2~L3,則表明碳載量太大,需要立馬進行再生,否則會對車輛限速限扭。現有技術的缺點是:只能實時計算當前工況點的碳載量,無法預測未來的碳載量水平,無法提前預警車輛避免限速限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可以預測未來碳載量的水平,對碳載量過大進行預警。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DPF碳載量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車載T-BOX、云平臺和手機APP,控制器和車載T-BOX安裝于車輛上,云平臺是數據網絡平臺,手機APP安裝于用戶手機上;控制器實時采集車輛的狀態信息,包括轉速、扭矩、油耗、DPF溫度、原機碳排放、DPF碳載量、原機NOx排放、排氣氧濃度;控制器將采集的車輛的狀態信息發送給車載T-BOX,車載T-BOX將車輛的狀態信息發送給云平臺,云平臺根據收集的車輛的狀態信息進行預測,分析計算DPF碳載量達到設定預警值所需的時間,并將該時間發送給手機APP。
上述技術方案中,云平臺將DPF碳載量設置為由小到大的三個等級L1、L2和L3,L2和L3為設定預警值;當判斷DPF碳載量在L1以下,表明車輛在正常行駛,無需進行其他操作;當判斷DPF碳載量在L1~L2,發送“存在DPF再生需求”的信息至手機APP;當判斷DPF碳載量在L2~L3,發送“立即啟動DPF再生功能”的信息至手機APP;當判斷DPF碳載量大于L3,發送“需要進入服務站維修,車輛已經限速限扭”的信息至手機APP。
上述技術方案中,DPF碳載量達到設定預警值所需的時間小于目標時間時,云平臺通過自動撥號系統給用戶打電話以告知用戶需要進行再生。
上述技術方案中,云平臺采用一段時間t1內收集到的車輛的狀態信息,通過擬合曲線得到碳載量變化曲線計算DPF碳載量達到L2的所需時間A和DPF碳載量達到L3的所需時間B;其中t時間段的數據起點的DPF碳載量大于L1。
上述技術方案中,云平臺采用一段時間t內收集到的車輛的狀態信息構建仿真模型,通過仿真模型計算DPF碳載量達到L2的所需時間C和DPF碳載量達到L3的所需時間D;其中假設車輛未來運行的工況與t時間內的工況相同,所述DPF碳載量仿真模型如下:
M=M1+f(m1)-f(m2,m3,T)
f(m1)=m1*Δt
f(m2,m3,T)=k1*m2*e-E1/RT+k2*m3*e-E2/R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2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