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乳腺超聲全掃描機構及全掃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30743.0 | 申請日: | 2020-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3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輝雄;趙崇克;孫麗萍;郭樂杭;張一峰;付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8/08 | 分類號: | A61B8/08;A61B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紅銀 |
| 地址: | 2000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乳腺 超聲 掃描 機構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乳腺超聲全掃描機構及全掃描裝置,包括:轉動單元,以及與所述轉動單元連接的掃描執行單元,其中,所述轉動單元控制所述掃描執行單元沿中心軸移動和繞中心軸旋轉,實現三維乳腺超聲自動掃查的自動掃描運動;所述掃描執行單元包括探頭調節模塊,通過所述探頭調節模塊能調節三維乳腺超聲自動掃查的超聲探頭距離和傾角,實現所述超聲探頭自動貼合患者乳腺并進行超聲掃描。本發明具有全自動化掃描、泛用性強、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聲成像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乳腺超聲全掃描機構及全掃描裝置。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發病率和死亡最高的惡腫瘤,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因此乳腺癌的檢測和預防逐漸為一個重要研究主題。目前對乳腺癌的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攝影、超聲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超聲檢查相比其他手段,具有無創、無輻射、方便、經濟不受患者年齡和乳腺體類型限制等優點,它對于肌肉、軟組織和骨骼表面具有非常好的成像效果。
傳統的超聲檢測僅能進行二維成像,即展示某個切面的內部情況,而無法獲得被檢測物體的三維結構,醫生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依靠一系列二超聲圖像憑記憶和想象了解患者的器官三維面貌,因此檢測結果需要依賴醫生經驗。另一方面,二維超聲成像的可再現性差,即在一次檢查中獲得的圖像與測儀器掃描的位置有關,當醫生希望對于某一張圖成像區域再次進行往較難復現原來的成像,導致查困。因此近年三維成為超聲掃描的一個主要趨勢,許多三維成像算法被開發出來并部分進入實際應用。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公開號為CN109288541A的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采用六自由度機械臂進行超聲掃查的方法,六自由度機械臂可設定超聲掃查路徑,實現自動掃描,但成本過高,控制復雜。公開號為CN109316207A的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乳腺超聲掃查系統及方法,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可自動調整掃查時合適的壓迫力。公開號為CN105596029A的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用于胸部超聲掃描的軟性貼附固定裝置,通過定制可最大緊密程度貼附不規整的患者胸部表面,但泛用性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乳腺超聲全掃描機構及全掃描裝置,可自動貼合患者乳腺,泛用性高。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乳腺超聲全掃描機構,包括:轉動單元,以及與所述轉動單元連接的掃描執行單元,其中,
所述轉動單元控制所述掃描執行單元沿中心軸移動和繞中心軸旋轉,實現三維乳腺超聲自動掃查的自動掃描運動;
所述掃描執行單元包括探頭調節模塊,通過所述探頭調節模塊能調節三維乳腺超聲自動掃查的超聲探頭距離和傾角,實現所述超聲探頭自動貼合患者乳腺并進行超聲掃描。
可選地,所述轉動單元包括:
驅動模塊,用于提供轉動的驅動力;
轉動模塊,在所述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實現轉動;
傳動模塊,與所述轉動模塊連接,將所述轉動模塊的運動同步傳輸到所述掃描執行單元。
可選地,所述驅動模塊包括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所述傳動模塊包括N個絲桿;其中,
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在所述轉動模塊上,并驅動所述轉動模塊轉動,從而控制所述掃描執行單元繞中心軸旋轉;
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所述轉動模塊上,其中輸出端與其中第一個絲桿的一端固定,該第一個絲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掃描執行單元,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絲杠帶動所述掃描執行單元升降,從而控制所述掃描執行單元沿中心軸移動。
可選地,所述傳動模塊還包括同步輪和同步帶,所述第一個絲杠與所述第二驅動電機之間設置有同步輪;其他N-1個絲桿通過絲桿支座固定在所述轉動模塊上且N-1個絲桿上也設有同步輪,N-1個絲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掃描執行單元;所述同步輪與所述絲桿相連,且彼此通過同步帶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未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307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