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3193.X | 申請日: | 202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8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杏;王翔;馬婷婷;趙建榮;張浩;周椿富;曹勝飛;項進;韓振;鮑文梅;程嘉蓉;程嘉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5F17/80;C05F17/20;C05F11/00;C12R1/07;C12R1/38;C12R1/01;C12R1/02;C12R1/225;C12R1/22;C12R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鄧道花 |
| 地址: | 2331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速 小麥 秸稈 發酵 微生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的制備步驟為:
S1秸稈原料預處理:取被小麥赤霉病侵染的秸稈,粉碎至粉末狀,自然風干,備用;
S2微生物菌群的分離:將100mL無菌的無機鹽培養基裝至規格為250mL三角瓶中,將秸稈按液體體積5%的量加入三角瓶中,于30℃搖床中進行初代培養,將菌群懸液按液體體積10%的量轉移至新鮮的100mL無菌的無機鹽培養基中,繼續培養48h,按上述方法傳代培養5次獲得微生物菌群;
S3制備發酵液:在500L的發酵罐中裝入400L的無機鹽培養基,121℃,0.1MPa滅菌30min,冷卻至室溫;
S4菌群的擴大培養:將處理后的秸稈按液體體積5%的量加入發酵罐中,將上述傳代培養5代的微生物菌群種子液按液體體積10%的量加入發酵罐中,在設定的發酵條件下培養60-72h,獲得微生物發酵菌劑的菌懸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初代培養時搖床的轉速為160-180rpm,培養時間為45-55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的發酵條件是,培養溫度為30-35℃,攪拌速率為200-220rpm,通氣量為1:0.4。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獲得的菌懸液中有效活菌數為5×108個/m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獲得的微生物菌群中主要包含細菌和放線菌兩大類組分,已鑒定到屬的細菌組分中又包含芽孢桿菌,假單胞菌,泛菌,雙歧桿菌,醋酸桿菌,乳酸桿菌,寡養單胞菌,克雷白氏桿菌,檸檬酸桿菌和黃桿菌。
6.一種加速小麥秸稈發酵的微生物發酵菌劑,其特征在于,該微生物菌劑由一種從染病秸稈中分離得到的微生物菌群經擴大培養后得到,所述微生物菌群中主要包含細菌和放線菌兩大類組分,已鑒定到屬的細菌組分中又包含芽孢桿菌,假單胞菌,泛菌,雙歧桿菌,醋酸桿菌,乳酸桿菌,寡養單胞菌,克雷白氏桿菌,檸檬酸桿菌和黃桿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319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