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0106.5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2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白鴻國;蘇偉;翁東郁;高樹峰;孫長升;王雷;曾青;夏勇;張弛;蘇哿;賈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璽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夏晶;陳杰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易于 脫模 自動 固定 隧道 雙層 蓋板 | ||
1.一種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雙層蓋板側溝(1);所述隧道雙層蓋板側溝(1)上依次設置有電力電纜槽(4)、排水溝槽(5)和通信信號電纜槽(6);
所述電力電纜槽(4)的斷面溝槽兩側側壁具有坡度,所述電力電纜槽(4)的斷面形狀呈上大下小的順滑結構;
所述排水溝槽(5)的斷面兩側側壁具有坡度,所述排水溝槽(5)的斷面形狀呈上大下小的順滑結構;
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6)的斷面溝槽兩側側壁具有坡度,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6)的斷面形狀呈上大下小的順滑結構;
所述排水溝槽(5)的中部設置有下層蓋板(10),所述下層蓋板(10)與所述排水溝槽(5)相銜接的接觸面采用相同的坡率,所述下層蓋板(10)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動固定在所述排水溝槽(5)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電纜槽(4)的斷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5)的斷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6)的斷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蓋板(10)的斷面結構為與所述排水溝槽(5)內壁接觸面坡率相同的梯形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雙層蓋板側溝(1)位于隧道兩側的仰拱填充(2)和拱腳仰拱二襯(3)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電纜槽(4)的頂面設置有電力電纜槽蓋板(7),所述電力電纜槽蓋板(7)的截面為矩形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5)的頂面設置有排水溝槽蓋板(8),所述排水溝槽蓋板(8)的截面為矩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6)的頂面設置有通信信號電纜槽蓋板(9),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蓋板(9)的截面為矩形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脫模和自動固定的隧道雙層蓋板側溝,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層蓋板(10)之上的排水溝槽(5)的斷面側壁坡度小于位于所述下層蓋板(10)之下的排水溝槽(5)的斷面側壁坡度,以形成所述下層蓋板(10)之上的排水溝槽(5)側壁坡度較緩,所述下層蓋板(10)之下的排水溝槽(5)側壁坡度較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010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