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9091.0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6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武署光;李達君;劉偉;吳林濤;趙希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65 | 分類號: | F24F11/65;F24F11/67;F24F11/64;F24F11/56;F24F11/72;F24F110/20;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及其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空調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涉及空調控制領域,能夠基于用戶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合理的對空調進行控制。該方法包括:首先接收用戶指令;用戶指令中至少攜帶有室內設定溫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然后獲取空調對應的第一室內溫度和第一室內濕度,并計算第一室內溫度和室內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第一室內濕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一濕度差;再根據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確定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為預設的多個溫濕雙控模式中,與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對應的溫濕雙控模式;溫濕雙控模式與滿足不同條件的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一一對應;最后控制空調執行確定好的目標溫濕雙控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空調(空調器)已經成為了一個常用的家用電器,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用戶對于空調使用時的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現今的空調除了需要滿足制冷、制熱和送風的基本要求以外,還需要滿足對用戶室內的濕度調整比如一些空調所具備的用于除濕的除濕模式。但是,現今的空調一般在實際運行時,如果處于制冷模式或除濕模式,會使得室內換熱器的溫度較低,會低于室內的露點溫度,從而導致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斷被冷凝,運行一段時間后,室內的空氣的濕度會很低,不是用戶所需要的,而由于大多空調又沒有加濕功能,所以最終室內環境會使得用戶會感到干燥不舒服;而在空調處于制熱模式時,會使得室內換熱器的溫度較高,會高于空氣露點溫度,空氣中的水蒸氣則不會被冷凝,運行一段時間后,最終室內達到的濕度水平也大概率不是用戶所需要,可能濕度會較大,也會使得用戶感覺到不舒服。可見,目前的空調,要么只能對溫度控制,要么只能簡單的降低濕度,控制模式較為簡單,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對室內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導致用戶體驗感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空調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能夠基于用戶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合理的對空調進行控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空調的控制方法,包括:首先接收用戶指令;用戶指令中至少攜帶有室內設定溫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然后獲取空調對應的第一室內溫度和第一室內濕度,并計算第一室內溫度和室內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第一室內濕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一濕度差;再根據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確定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為預設的多個溫濕雙控模式中,與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對應的溫濕雙控模式;溫濕雙控模式與滿足不同條件的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一一對應;最后控制空調執行確定好的目標溫濕雙控模式。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首先會獲取用戶對于空調對應的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即室內設定溫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然后獲取室內的第一室內溫度和第一室內濕度,并計算出第一室內溫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第一室內濕度和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一濕度差,然后可以根據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具體的值能夠滿足的條件從預設的多種溫濕雙控模式中選取對應的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最后執行該目標溫濕雙控模式。因為上述技術方案中,在對空調控制時,會充分考慮用戶要求的溫度和當前室內實際的溫度之間的差別以及用戶要求的濕度與當前室內實際的濕度之間的差別,這兩類差別中任一類差別的不同都會導致最終選擇的溫室雙控模式的不同,不僅從溫度的調整方面選擇空調的控制模式也同時從濕度的調整方面選擇空調的控制模式,也就能夠使得空調最終運行造成的結果可以最大程度的向用戶需要的溫度和濕度方向上靠,即達到不僅從溫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也從濕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未經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90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