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9091.0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6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武署光;李達君;劉偉;吳林濤;趙希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65 | 分類號: | F24F11/65;F24F11/67;F24F11/64;F24F11/56;F24F11/72;F24F110/20;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及其 控制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戶指令;所述用戶指令中至少攜帶有室內設定溫度和室內設定濕度;
獲取所述空調對應的第一室內溫度和第一室內濕度;
計算所述第一室內溫度和所述室內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所述第一室內濕度和所述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一濕度差;
根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確定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為預設的多個溫濕雙控模式中,與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對應的溫濕雙控模式;所述溫濕雙控模式與滿足不同條件的第一溫度差和第一濕度差一一對應;
控制所述空調執行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調執行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之后還包括:
在空調執行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預設時間段后,獲取所述空調對應的第二室內溫度和第二室內濕度;
計算所述第二室內溫度和所述室內設定溫度的第二溫度差以及所述第二室內濕度和所述室內設定濕度的第二濕度差;
當確定所述第二溫度差大于第一溫度閾值且小于第二溫度閾值,所述第二濕度差大于第一濕度閾值且小于第二濕度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外機停止運行,并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內機以送風模式運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確定所述第二溫度差小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或大于所述第二溫度閾值,所述第二濕度差小于第一濕度閾值或大于第二濕度閾值時,獲取所述空調對應的室內溫度作為所述第一室內溫度,獲取空調對應的室內濕度作為所述第一室內濕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溫濕雙控模式包括:第一溫濕雙控模式、第二溫濕雙控模式、第三溫濕雙控模式、第四溫濕雙控模式和第五溫濕雙控模式;
所述根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確定目標溫濕雙控模式包括:
當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將第一溫濕雙控模式確定為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所述第一溫度差小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所述第一濕度差小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
當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將第二溫濕雙控模式確定為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所述第一溫度差小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所述第一濕度差大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
當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滿足第三預設條件時,將第三溫濕雙控模式確定為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第三預設條件包括:所述第一溫度差大于第二溫度閾值、所述第一濕度差小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所述第二溫度閾值大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
當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滿足第四預設條件時,將第四溫濕雙控模式確定為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第四預設條件包括:所述第一溫度差大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所述第一濕度差大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
當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差和所述第一濕度差滿足第五預設條件時,將第五溫濕雙控模式確定為目標溫濕雙控模式;所述第五預設條件包括:所述第一溫度差小于第二溫度閾值且大于第一溫度閾值、所述第一濕度差小于第二濕度閾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確定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為所述第一溫濕雙控模式時,所述控制所述空調執行所述目標溫濕雙控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空調運行制熱模式;
獲取所述空調運行制熱模式時對應的第三室內溫度,并計算所述第三室內溫度和所述室內設定溫度的第三溫度差;
當確定所述第三溫度差大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外機停止運行,并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內機以送風模式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未經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90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