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微觀組織調控實現I&QP鋼增強增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15147.5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1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侯曉英;孫衛華;王業勤;孫帥;王興;王碩;任東;曹光明;金光宇;郝亮;殷繼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8/02 | 分類號: | C21D8/02;C21D1/20;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徐娟 |
| 地址: | 2768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微觀 組織 調控 實現 qp 增強 方法 | ||
1.一種通過微觀組織調控實現IQP鋼增強增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熱軋初始組織調控工序、酸軋工序和IQP調控工序;
所述熱軋初始組織調控工序將精軋終軋溫度控制在860℃~880℃,精軋終軋后采取軋后前段層流冷卻工藝,以≥35℃的冷速將鋼坯冷至530~560℃進行卷取,卷取后緩冷72h,用以將熱軋初始組織調控為體積分數≥85%且晶粒尺寸3~5μm的針狀貝氏體組織;
酸軋工序中的累積壓下量≥55%;
IQP調控工序中的臨界區加熱溫度845℃~865℃,在均熱段結束后以>50℃/s的冷卻速率,將帶鋼冷卻至一步淬火配分工藝溫度345~365℃,終冷出爐溫度≤155℃,用以將微觀組織調控為>70%的不同位向存在的“板條簇”貝氏體組織、晶粒尺寸<2.5μm的鐵素體以及≥14.5%的片層狀殘γ三相混合組織;
平整工序將軋制力控制在6800~7300KN;
所用鋼坯的化學組成按質量百分比為C:0.20~0.24%,Si:1.5~1.7%,Mn:2.0~2.3%,Nb:0.05~0.07%,Alt:0.030~0.050%,并限制P≤0.008%,S≤0.008%,N≤0.006%,O≤0.005%,余量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微觀組織調控實現IQP鋼增強增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軋初始組織調控工序,冷卻工藝執行“U型冷卻”方式,熱頭熱尾為50m,中部溫度545±15℃,頭部和尾部溫度565±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微觀組織調控實現IQP鋼增強增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QP調控工序,按照厚度規格對鋼坯運行速度的控制,其中鋼坯厚度≤1.4mm,帶速≥80m/min;鋼坯厚度1.5~1.8mm,帶速為75±5m/min;鋼坯厚度>1.8mm,帶速為70±5m/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51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