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型材配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01063.6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4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飛;霍雙林;朱山山;何輝;況春華;尹強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35/56 | 分類號: | B65B35/56;B65B35/42;B65B63/0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順利 |
| 地址: | 243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送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型材配送方法,采用型材配送系統,且包括步驟:S1、型材的定位:由型材配送系統的入料輸送輥道裝置接收型材,并使接收的所有型材端部齊平以形成型材排;S2、型材的轉移:由型材配送系統的移料車裝置將入料輸送輥道裝置上的型材排轉移至入料收集輸送鏈裝置上。本發明的型材配送方法,采用專用的型材配送系統,可以實現型材快速移位輸送,在定位過程中并能可靠齊平物料端面,提高型材配送效率和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長型材類包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型材配送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工業領域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普及,“機器換人”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趨勢。在型材制造企業受人工成本攀升及作業環境保護規范影響,型材包裝工序已實現了自動碼垛機器人應用,改變傳統人工碼垛作業模式,實現了型材精整區碼垛自動化,提高了我國型材包裝技術水平。
在型材自動包裝區域如何高效可靠向每個碼垛工位自動分配物料一直是型材包裝過程一個技術瓶頸。目前多采用提升式輸入鏈從入料輥道上轉接型材到碼垛工位,由于提升鏈抬起時,鏈架阻擋入料輥道運行方向,造成后續的物料無法通過該區域進入下一個碼垛工位。同時輸入鏈從提升到降落一個動作循環周期較長(10~15秒),而型材出定尺剪大約在8~10秒,這樣會造成入料輥道區物料堆積,為了匹配物料輸送過程中的工序銜接,大多用戶不得減低剪切工序的效率,以達到物料輸送的平衡,在極端情況下不得不限制主軋線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自動碼垛工位對物料來料需求大于輸入鏈入料的收集輸送效率,碼垛設備多處于等料狀態,在并行多工位碼垛區的工藝流程,這種物料未能及時配送問題更為突出,直接限制包裝線的運行效率,造成投資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型材配送方法,目的是提高型材配送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型材配送方法,采用型材配送系統,且包括步驟:
S1、型材的定位:由型材配送系統的入料輸送輥道裝置接收型材,并使接收的所有型材端部齊平以形成型材排;
S2、型材的轉移:由型材配送系統的移料車裝置將入料輸送輥道裝置上的型材排轉移至入料收集輸送鏈裝置上。
所述步驟S1包括:
S101、所述入料輸送輥道裝置的輸送輥道轉動,接收型材,且使型材沿沿輸送方向移動;
S102、由所述入料輸送輥道裝置的定位組件對型材進行定位且使所有型材端部齊平,形成型材排。
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可在擋料狀態與放料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定尺擋板;在所述步驟S102中,定尺擋板處于擋料狀態,定尺擋板與入料輸送輥道裝置接收的所有型材的端面貼合,使所有型材端部齊平。
所述定尺擋板為可旋轉設置且定尺擋板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入料輸送輥道裝置的輸送方向相垂直,所述定位組件還包括用于控制定尺擋板旋轉的切換機構,切換機構包括與定尺擋板連接的連接板和連接板連接的翻轉執行器。
所述定位組件還包括用于在所述定尺擋板處于擋料狀態時對定尺擋板進行緩沖的第一緩沖塊。
所述入料輸送輥道裝置還包括輥道支架和可旋轉的設置于輥道支架上的輸送輥道,輸送輥道設置多個且所有輸送輥道為沿輸送方向依次布置,處于擋料狀態的所述定尺擋板位于相鄰的兩個輸送輥道之間。
相鄰的兩個所述輸送輥道之間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且至少有一個輸送輥道與電機減速機連接,電機減速機用于提供使所有輸送輥道轉動的驅動力。
所述移料車裝置包括托架,托架設置成可在取料位置、過渡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在托架由取料位置切換至過渡位置時,托架接收型材排;托架具有用于在過渡位置時讓另一型材排通過的物料通道。
所述步驟S2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10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