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RFID惡意閱讀器檢測裝置及用于檢測惡意閱讀器的閱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6639.9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33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黎斌;戴航;郝智棟;蔡曉妍;石寶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7/00 | 分類號: | G06K7/00;G06K7/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黃小梧 |
| 地址: | 71006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fid 惡意 閱讀器 檢測 裝置 用于 | ||
1.一種RFID惡意閱讀器檢測裝置,用于判斷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是否存在惡意閱讀器,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包括合法閱讀器或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包括合法閱讀器以及惡意閱讀器,所述的檢測裝置中存儲有第一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以下步驟:
步驟1、判斷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是否有合法閱讀器正在工作,若有,則執行步驟2;否則,執行步驟3;
步驟2、采用步驟2.1至步驟2.2判斷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是否存在惡意閱讀器:
步驟2.1、獲得待檢測的RFID系統的工作效率;
步驟2.2、判斷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的工作效率是否低于工作效率閾值,若是,則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存在惡意閱讀器;否則,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不存在惡意閱讀器;
步驟3、采用步驟3.1至步驟3.6判斷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是否存在惡意閱讀器:
步驟3.1、生成隨機數以及工作頻率查詢表;
步驟3.2、將所述的隨機數以及工作頻率查詢表發送至合法閱讀器;
步驟3.3、將所述的隨機數與當前時間戳進行運算,獲得第一頻率指示碼序列,其中所述的第一頻率指示碼序列包括多位頻率指示碼,所述的工作頻率查詢表中一位頻率指示碼與一個工作頻率一一對應;
步驟3.4、讀取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每一個閱讀器的多個工作頻率;
將每個閱讀器的多個工作頻率按照讀取時間順序排列,獲得每個閱讀器的讀取序列;
從每個閱讀器的讀取序列中找到規律性出現的一組子序列,將所述的子序列作為每個閱讀器的工作頻率序列;
步驟3.5、根據步驟3.3獲得的第一頻率指示碼序列查詢所述的工作頻率查詢表,獲得閱讀器的工作頻率標準序列;
步驟3.6、判斷步驟3.4獲得的所有閱讀器的工作頻率序列中是否存在任一閱讀器的工作頻率序列與所述的步驟3.5中獲得的工作頻率標準序列不相同,若存在,則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存在惡意閱讀器;否則,所述的待檢測的RFID系統中不存在惡意閱讀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FID惡意閱讀器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3中將所述的隨機數與當前時間戳進行運算時,采用哈希運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FID惡意閱讀器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5中所述的第一頻率指示碼序列包括十位頻率指示碼,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十進制數;
所述的步驟3.5中根據所述的第一頻率指示碼序列查詢所述的工作頻率查詢表,獲得閱讀器的工作頻率標準序列,具體包括: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0,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6.6;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1,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7;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2,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7.4;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3,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7.8;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4,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8.2;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5,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8.6;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6,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9;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7,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9.4;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8,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09.8;
當所述的頻率指示碼為9,所述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為910.2。
4.一種用于檢測惡意閱讀器的閱讀器,所述的閱讀器中存儲有第二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以下步驟:
步驟A、獲取隨機數以及工作頻率查詢表;
步驟B、將所述的隨機數與當前時間戳進行運算,獲得第二頻率指示碼序列,所述的第二頻率指示碼序列包括多位頻率指示碼;
步驟C、根據所述的第二頻率指示碼序列查詢所述的工作頻率查詢表,獲得閱讀器的工作頻率指示序列;其中所述的工作頻率查詢表中一位頻率指示碼與一個工作頻率一一對應;
步驟D、按照步驟C獲得的閱讀器的工作頻率指示序列的順序調整工作頻率進行循環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663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