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虹吸排水收集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3706.1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45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克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20;E03F5/14;E03F7/02;E02D31/02;E03F5/10;E03F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虹吸 排水 收集 處理 系統 | ||
1.一種虹吸排水收集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收集組件(1),所述排水收集組件(1)包括多個排水異形片(5)及與多個所述排水異形片(5)連通的多個虹吸排水槽(6),多個所述虹吸排水槽(6)用于收集所述排水異形片(5)上的水,多個所述虹吸排水槽(6)和多個所述排水異形片(5)的整體的上面依次設置有種植土和植被層,多個所述虹吸管(11)和多個所述排水異形片(5)的整體的下面依次設置有底部防水層(3)和車庫頂板(4),所述虹吸排水槽(6)通過虹吸管(11)聯通有沉淀觀察井(8),所述沉淀觀察井(8)一側設置有第一處理井(16)和與所述第一處理井(16)相鄰的第二處理井(17),所述沉淀觀察井(8)上設置有三通閥(20),所述三通閥(20)輸入端與所述沉淀觀察井(8)連通,所述三通閥(20)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處理井(16)連通,所述三通閥(20)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二處理井(17)連通,所述第一處理井(16)和所述第二處理井(17)內均設置有雜質沉積組件,所述第一處理井(16)和所述第二處理井(17)內側壁均設置有防水涂層,所述雜質沉積組件包括連接在所述防水涂層一側的第一傾斜弧形板(27),所述第一傾斜弧形板(27)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傾斜弧形板(27)平行設置的第三傾斜弧形板(29),所述第一傾斜弧形板(27)和所述第三傾斜弧形板(29)之間設置有與所述防水涂層另一側第二傾斜弧形板(28),所述第三傾斜弧形板(29)下方設置有傾斜板(21),所述傾斜板(21)上端連接有第一氣缸(22),所述第一氣缸(22)的伸縮端鉸接有推動板(23),所述第一氣缸(22)上端連接有第二氣缸(24),所述第二氣缸(24)的伸縮端與所述推動板(23)上部連接,所述第一氣缸(22)大小大于所述第二氣缸(24)的大小,所述第一處理井(16)和所述第二處理井(17)下端側壁上均開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有打開門,所述沉淀觀察井(8)通過第一連接管連通有蓄水池(9);
所述開口上端側壁處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端部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一側嚙合連接有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齒條與所述打開門連接,所述開口內測壁上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與所述打開門固定李愛杰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處理井(16)與所述第二處理井(17)均通過第二連接管與所述蓄水池(9)連通,所述第二連接管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位置高度,所述虹吸管(11)內設置有水流檢測傳感器(26),所述水流檢測傳感器(26)連接控制器;
所述蓄水池(9)上方設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一端通過第一進水管(13)與所述蓄水池(9)連通,所述第一進水管(13)的下端伸入所述蓄水池(9)內,所述水泵(10)另一端聯通有第一出水管(15),所述第一出水管(15)位于所述植被層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15)下端面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個噴頭(14),所述沉淀觀察井(8)上端設置有防塵蓋(12),所述第一傾斜弧形板(27)、第二傾斜弧形板(28)和第三傾斜弧形板(29)上均設置有震動器(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虹吸排水收集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水層(3)和所述車庫頂板(4)之間設置有耐根穿刺防水層(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虹吸排水收集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層(2)為聚氯乙烯雙面復合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虹吸排水收集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異形片(5)和所述虹吸排水槽(6)的整體上設置有土工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370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