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02297.5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22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群;龔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05 | 分類號: | C01B32/05;H01M4/583;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孫維傲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三維 多孔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塊具有三維相互連通的大孔開孔結構,結構中分布有少量介孔和微孔,BET比表面積為12.7~30 m2 g-1;所述碳塊含有碳元素50~85 at%、磷元素2~20 at%、氮元素2~20 at%和氧元素5~40 at%;
所述的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聚丙烯腈粉末和開孔劑充分溶解在二甲基亞砜中,蒸除部分溶劑,并經裁減、熱壓成塊和沖裁后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獲得聚丙烯腈基泡沫;
(2)配制鹽酸羥胺水溶液調節溶液pH至中性,將步驟(1)所得聚丙烯腈基泡沫浸入上述溶液中,攪拌反應后洗滌并烘干;
(3)將步驟(2)的產物浸入磷源溶液中,攪拌反應后洗滌并烘干;
(4)將步驟(3)的產物進行穩定化和碳化處理,得到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
2.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聚丙烯腈粉末和開孔劑充分溶解在二甲基亞砜中,蒸除部分溶劑,并經裁減、熱壓成塊和沖裁后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獲得聚丙烯腈基泡沫;
(2)配制鹽酸羥胺水溶液調節溶液pH至中性,將步驟(1)所得聚丙烯腈基泡沫浸入上述溶液中,攪拌反應后洗滌并烘干;
(3)將步驟(2)的產物浸入磷源溶液中,攪拌反應后洗滌并烘干;
(4)將步驟(3)的產物進行穩定化和碳化處理,得到高磷-氮共摻雜三維多孔碳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開孔劑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聚丙烯腈粉末和開孔劑的質量比為5:1~3:1。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聚丙烯腈粉末和開孔劑的總量與溶劑二甲基亞砜的質量比為1:12~1:6。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熱壓條件為:140~160 ℃、10~20 Mpa下熱壓10~20 min。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條件為:在高壓釜內,通入CO2后升溫至100~150℃,并加壓至10 ~50 Mpa,保持1~5 h后迅速卸壓。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反應條件為:80~100 ℃下攪拌反應1~5 h。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鹽酸羥胺水溶液的濃度為10~40 g/L。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磷源溶液的濃度為20~85wt%,所述磷源為磷酸、聚磷酸、植酸中的一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磷源為磷酸。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反應條件為:80~100 ℃下攪拌反應1~5 h。
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穩定化處理包括:以升溫速率1~3 °C/min升溫至穩定化溫度230~280 °C,保持2~8 h。
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碳化處理包括:以升溫速率1~3 °C/min升溫至碳化溫度500~1000 °C,保持1~5 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0229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赤泥連續脫堿的方法
- 下一篇:聯動解鎖的兒童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