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混合動力車輛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99791.0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18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米澤幸一;吉嵜聰;前田治;安藤大吾;淺見良和;板垣憲治;尾山俊介;牟田浩一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10/06 | 分類號: | B60W10/06;B60W10/08;B60W20/15;B60W20/20;F02D29/02;F02D23/02;B60W30/18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建濤;陳硯文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車輛 | ||
本發(fā)明涉及混合動力車輛。發(fā)動機包括渦輪增壓器,該渦輪增壓器對要被饋送到發(fā)動機的吸入的空氣進行增壓。在表示發(fā)動機的轉速和由發(fā)動機產生的扭矩之間關系的映射圖上確定增壓線,并且,當在映射圖上的運行點所表示的由發(fā)動機產生的扭矩超過增壓線時,渦輪增壓器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增壓。HV?ECU控制發(fā)動機和第一MG以在由運行點表示的由發(fā)動機產生的扭矩超過增壓線之前根據(jù)大氣壓增大發(fā)動機的轉速,并且當HV?ECU增大發(fā)動機的轉速時,與針對較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較低的大氣壓,HV?ECU控制發(fā)動機和第一MG以使轉速更多地增大。
本非臨時申請基于2019年3月22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9-054763號,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混合動力車輛,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包括具有增壓進氣裝置的內燃機的混合動力車輛。
背景技術
日本專利特開第2015-058924號公開了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在該混合動力車輛中安裝有配備有渦輪增壓進氣裝置的內燃機和電動發(fā)電機。
發(fā)明內容
然而,上述車輛具有一個問題:在高地上,增壓進氣裝置的增壓壓力的響應延遲以及因此內燃機產生的扭矩響應延遲比在低地上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已經做出本公開,并且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合動力車輛,該混合動力車輛能夠減少高地上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的響應的延遲。
根據(jù)本公開,混合動力車輛包括:內燃機;旋轉電機;行星齒輪機構,所述內燃機、所述旋轉電機和輸出軸被連接到行星齒輪機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內燃機和旋轉電機。內燃機包括增壓進氣裝置,所述增壓進氣裝置對要饋送到內燃機的吸入的空氣進行增壓。在表示內燃機的轉速與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之間的關系的映射圖上確定增壓線,并且,當由映射圖上的運行點表示的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超過增壓線時,增壓進氣裝置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增壓。控制器控制內燃機和旋轉電機,以在由運行點表示的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超過增壓線之前增大內燃機的轉速,并且當控制器增大內燃機的轉速時,與針對較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較低的大氣壓,控制器控制內燃機和旋轉電機以使轉速更多地增大。
根據(jù)該構造,在運行點超過增壓線之前,與針對較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較低的大氣壓,內燃機的轉速增大得更多。高地處的大氣壓低于低地處的大氣壓。因此,大氣壓越低,轉速越高。此外,在開始增壓之前,內燃機的轉速增大,這增大了排氣量、增大了增壓壓力,并允許更快地產生增大的扭矩。因此,可以提供一種混合動力車輛,該混合動力車輛能夠減少在高地上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的響應的延遲。
優(yōu)選地,在映射圖上,與較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較低的大氣壓,控制器將增壓線移向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較小的一側。
根據(jù)該構造,與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低的大氣壓,增壓線移向產生的扭矩較小的一側。高地處的大氣壓低于低地處的大氣壓。因此,針對高地,當產生小于針對低地產生的扭矩的扭矩時,開始增壓。此外,在以更快的時間開始增壓之前,內燃機的轉速增大,這增大了排氣量、增大了增壓壓力,并允許更快地產生增大的扭矩。因此,針對較低的大氣壓,可以將在高地上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的響應的延遲減少到較小。
優(yōu)選地,當控制器在由運行點表示的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超過增壓線之前增大內燃機的轉速時,與針對較高的大氣壓相比,針對較低的大氣壓,控制器控制所述內燃機和旋轉電機以在較小的產生的扭矩處開始增大所述內燃機的轉速。
根據(jù)該構造,針對較低的大氣壓,在所產生的扭矩仍然較小時開始增大轉速。因此,針對較低的大氣壓,可以將在高地上由內燃機產生的扭矩響應的延遲減少到較小。
優(yōu)選地,控制器通過控制旋轉電機以增大旋轉電機的轉速來增大內燃機的轉速。這可以精確地提高內燃機的轉速。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以下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前述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7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